荆楚网记者 丁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冯袁玥 严芳婷 极目新闻记者张盼
在中国光谷,一家名为“慧观生物”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已完成了两轮融资,估值达3亿元,2024年营收增长5倍,荣获首届湖北省博士后大赛金奖、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巅峰赛一等奖。另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创现科技”与乾元集成电路达成上下游合作,产品销往38个国家,月销量超1万台,获奇绩创坛300万元天使投资,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3倍,现已自建生产基地并实现离园孵化……这样的成长故事,在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不是个例。
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南线首站走进中国光谷湖北青创园。园区是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东湖高新管委会、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联合共建,按企业成长路径分层布局孵化器、加速器等功能区,已累计孵化企业/团队254家,其中有61家为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主体,已带动青年就业超过2500人。在这里,能看到很多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制造出的科技奇迹。
武汉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正在介绍耐高温气体传感器
这些年轻企业的快速崛起,正是因为湖北以科技创新引领青年创业、以青年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十四五”以来,湖北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将其作为推动能级跨越、产业倍增的先导支撑;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学子聚汉”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在鄂、在汉就业创业,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为青年人才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丰厚沃土。
用于实现无人化全天候值守巡检监测的工业无人机
放眼全省,湖北的科技创新生态正在系统性提升。据湖北省科技厅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至近3万家,增长近两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46532家,增长超5倍,数量居全国第四。武汉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从第29位跃升至第13位,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2020年提升6.9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在政策层面,湖北推出多项契合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金融支持工具,如“知识价值信用贷”“科技人才贷”“创新积分贷”等,累计服务企业超万家,发放贷款1033亿元。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687亿元增至5500亿元,跃居全国第三,连续四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湖北还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意见,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19.22万人年增至28.82万人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
基于AI驱动的工业应用超材料
资金人才的升级让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突破,三维闪存芯片技术实现从落后到领先的跨越,卫星导航精度提升至厘米级,全国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问世,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超大功率激光器等一系列成果打破国际垄断。民生领域同样亮点频现,全球首台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获批上市,“稻米造血”技术突破缓解人血清白蛋白进口依赖,磷石膏生态修复实现“变废为宝”……
湖北正进行着以科技创新赋能青年梦想、以青年创业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随着“十五五”新征程开启,湖北正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进一步强化对青年人才的吸引与培育,让更多“慧观生物”“创现科技”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