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郑骊珠 王璐)8月20日至22日,武昌区水陆社区联合区民政局、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愈语”志愿队,在社区邻里客厅开展“童心绘梦・探索家计划”公益艺术疗愈活动,30 组亲子家庭以色彩、面具、陶艺为载体,在创作中拉近亲子距离,让艺术成为沟通“暖心纽带”。
不同于传统儿童活动侧重技能传授,此次艺术疗愈活动以“非语言表达”为核心,每日设置特色课堂,让亲子在协作中感知彼此心意。首日“心灵彩虹岛”课程上,湖美志愿者以梵高《星月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用色彩表达情绪。外卖骑手熊师傅的儿子捧着自己的“蓝色星球”兴奋分享:“这是我独处时的小世界,现在想讲给爸爸听。”
美院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完成精灵变装秀。 通讯员供图
次日“精灵变装秀”将传统面具艺术与心理成长巧妙融合。孩子们在卡纸正反两面创作“双面人生”,外层用羽毛、亮片拼贴出外向张扬的社交面具,内层则用蜡笔写下“想和同桌做朋友”“希望与小伙伴分享零食”等愿望。“以前总担心孩子‘不合群’,原来心里藏着这么多小心思。”一位家长看着孩子的面具,轻声感慨。
小朋友描绘她的面具心情。 通讯员供图
展示社交面具。 通讯员供图
收官日的“心灵藏宝园”课程更添温情。孩子们亲手触摸陶土、绘制花盆,6岁的熙熙在花盆上画了个大大的太阳,写下“保护小苗”,“这样我的小种子就不会害怕黑夜啦!”这些承载童心的花盆,最终被安置在邻里客厅“爱心苗圃”,成为亲子共同守护的“成长见证站”。“孩子会主动和我聊种子的变化,就像我们共同养育一个小生命,这种陪伴特别温暖。”居民诗雅妈妈的话,道出了活动的暖心成效。
孩子们在陶盆上绘制“成长愿景”。 通讯员供图
童心花盆合影。 通讯员供图
此次活动还创新引入“好搭邻主理人”理念,联动高校志愿者、小区能人打造常态化邻里课堂,推动单次活动升级为全周期亲子陪伴机制。“不评判、多倾听,让家长看到艺术教育不只是学画画,更是读懂孩子的‘钥匙’。”社区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持续整合专业资源,让邻里客厅成为居民的情感连接器,以更多元的服务为家庭成长赋能,让社区充满有温度的烟火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