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沙洋县检察院:以法治力量守护两江生态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17:0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晓刘)在长江与汉江交汇的湖北省沙洋县,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2024年9月,沙洋县检察院精心打造的“检护两江益水城”公益诉讼文化品牌宣传片正式上线,以影像之力将检察守护碧水蓝天的庄严承诺传遍荆楚大地。

这部凝聚法律监督智慧的宣传片,通过实景拍摄与情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了沙洋检察干警在长江、汉江生态环境保护一线的履职成效,将公益诉讼理念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可感可触。

品牌之源,守护两江的法治承诺

“检护两江益水城”这七个字背后,是沙洋检察人对母亲河的深情守护。沙洋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区域,长湖流域70%的面积位于沙洋县域内,是湖北重要的生态屏障。

“品牌不仅是工作的标识,更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庄严承诺。”沙洋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大铭在宣传片开机仪式上强调。

这一品牌源于深挖检察实践、提炼公益精髓的持续探索。沙洋县检察院聚焦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深入梳理近年来办理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将法律监督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可传播的品牌价值。

在长江保护法实施背景下,该院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用足用好诉前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法律手段,构建起守护长江生态的法治防线。

创新之举,跨域协作破解治理难题

长江生态系统具有流动性和整体性特征,传统的行政区划分割治理模式难以适应保护需求。沙洋县检察院以制度创新破局,联合荆州、潜江两地检察机关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现案件线索移送、调查取证、判决执行监督全流程跨区域合作。

在办理长湖上游叶家大港水环境治理案中,这一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荆州市检察机关协助调取水系流向证据,沙洋县检察院则推动将治理工程纳入县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督促清理污染河道1000余吨淤泥,建设8处生态浮岛。最终,砖桥渠至叶家大港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

“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打通了部门壁垒。沙洋县检察院联合水务、环保、国土等11个部门共享河湖信息,协同开展河道清“四乱”、汉江干堤固废清理等专项行动。

在汉江岸边,检察监督推动3万余吨“历史遗留”垃圾完成清理;在流域内,补植复绿1.3万平方米,清理被污染河道9.9公里,长江大保护效果显著。

多元共治,构建公益保护大格局

公益诉讼非检察机关“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的“大合唱”。沙洋县检察院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积极走访各民主党派,聘任多名热心公益人士担任志愿者,组建专业工作群开展业务指导。

这一机制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长江保护的热情。志愿者通过平台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线索29条,转化立案36件,参与公开听证、协助调查取证、开展“回头看”成为常态。

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实践,让生态修复更具温度。沙洋县检察院每年集中开展长湖生态环境资源损害修复暨增殖放流活动,在追究非法捕捞者刑事责任的同时,同步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2024年以来,该院在长湖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督促增殖放流鱼苗29万尾,清理拦河渔具118套,拆除涉水违章建筑16处,铲除违规栽种的树木2000余棵,用法治力量守护一湖碧水。

从跨区域协作到多元共治,从增殖放流到品牌传播,沙洋县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实践不断深化。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军表示,要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工作主线,持续擦亮“检护两江益水城”品牌,让检察蓝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底色。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