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晗工作照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磊、通讯员彭勇、实习生陈雨扬)开学季到来之际,由黄陂区教育局自主研发的中小学教师数字画像分析与测算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由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现挂职任黄陂区教育局副局长的李秀晗主导开发,破解了区域师资统筹、动态调配等难题,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数字化动能,标志着黄陂区教育治理告别“经验估算”,进入“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新阶段。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重要部署,黄陂区积极探索“1311”干部挂职新模式,争取7名华师干部来黄陂挂职,为每人选配1名区直单位“一把手”担任成长导师,同时要求每名挂职干部担任3名年轻科级干部的辅导老师。李秀晗,即是到黄陂挂职的7名华师干部之一。
2025年6月到任后,李秀晗深入调研黄陂教育现状,重点聚焦城乡教育失衡、教师队伍建设、数字素养提升等重点问题。她调研发现,黄陂区教育体量庞大、结构复杂、地域差异较大,管理层难以及时掌握各街道、学校师资结构真实情况,且跨校、跨区域师资优化配置缺乏科学依据,既制约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也阻碍教师队伍精细化建设。
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区域需求,李秀晗提出以数字化重构教师管理体系,牵头开发“黄陂区中小学教师数字画像分析与测算系统”。
黄陂区中小学教师数字画像分析与测算系统
系统以全面摸底、动态监测、科学预测为目标,通过两大核心功能提供数据支撑:一方面集成教师性别、年龄、学科、学历、职称、在岗状态等信息,自动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清晰呈现各校师资结构;另一方面,依托在校学生数、班级规模、课程设置等指标,动态测算各学科理论教师需求,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研发完成后,黄陂区教育局率先在该区北部街道及全区主要高中开展试点。借助系统精准数据,向多所试点学校出具教师配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规范在编教师借调与临聘教师任用管理。同时,系统为2026年度教师招聘提供了测算依据,通过精准核算师资缺口,让招聘岗位设置更贴合区域教育需求,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向精细化、智能化、动态化迈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