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人员在进行江豚精液采集。 (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玉麟、通讯员周硕)8月27日获悉,全球首个珍稀濒危淡水鲸类精子库——长江江豚精子库,今年已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繁育中心建立,为该物种全人工可控繁育奠定关键基础。
8月27日,7岁江豚“E―波”在训练员引导下,5秒内完成精液采集。科研人员随即开展精液质量检测、稀释配比及冷冻保存,并首次成功复苏前期冻存的精液,复苏后精子活力良好。这标志着我国在长江江豚精液冷冻复活技术领域获重要突破。“E―波”于2018年6月出生于白鳍豚馆,相当于人类28岁,体长168厘米、体重70公斤。
长江江豚因终生生活在水中且性格敏感,精液采集训练曾是全人工繁育的瓶颈。经过近3年攻关,团队已建立成熟的采精技术,通过筛选冷冻稀释液、优化降温解冻程序,构建起完整的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与高效复苏体系。据悉,该精子库已收录150份长江江豚精子样本。
繁育中心主任郝玉江介绍,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计划,在加强江豚遗传资源保护过程中,开展物种基因收集、保存、扩繁,推进江豚的基因研究。其中,建立江豚离体细胞及冷冻精子库是长江江豚保护计划中的亮点。郝玉江透露,下一步团队将提高单次采精量、扩大可采精个体范围,深化精子生物学研究,优化技术流程,扩大精子库容量和质量;同时,将推进雌性江豚卵泡发育监测,开展人工授精培训,并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人工授精,以构建长江江豚全人工繁育全链条支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