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数千件前沿生物产品亮相武汉 脑机接口新突破引人瞩目 患者一个眼神,康复机器人就能体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6日08:57 来源: 湖北日报

观众在依瑞德展台体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杨文漪 通讯员 王琼 田瑶林

9月4日,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开幕,来自全国200余家企业和机构携数千件前沿生物产品亮相,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批听起来像科幻成真的“脑机接口”产品。

无创“读心术”

让治疗有了新方案

提起脑机接口,人们往往联想到“意念操控”“人机交互”等充满科技感的词汇,与“便秘”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却成功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

该院工作人员李云杰在现场介绍,团队研发出一款“智能超声无创脑机治疗设备”,只需要放在患者头部,通过超声波精准刺激大脑中控制胃肠功能的特定区域,就可以改善慢传输型便秘。

“大脑中有控制各种器官的神经,我们找到了中枢神经调控胃肠道功能的关键脑区,借助超声波刺激相应神经核团,达到改善便秘的目的。”李云杰说。这一全球首创的治疗方式已完成动物实验,初步验证有效,即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同济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眼控脑卒中康复机器人”。该设备通过捕捉患者眼部运动信号,解读其运动意图,进而控制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肢体训练。简单理解,患者只要动动眼睛,就能“指挥”机械手臂帮助自己做康复动作,既提升了训练主动性,也有助于大脑功能重塑。

光磁联用

给医生一副透视大脑的“眼镜”

不仅在医疗机构,企业也在脑机接口领域大步迈进。武汉依瑞德集团推出的交互式脑机——光磁联合设备,展示了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的新突破。

该设备融合了经颅磁刺激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两大技术。经颅磁刺激通过电磁感应激活脑神经,调节脑代谢与电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则利用近红外光穿透颅骨,监测大脑皮层中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实时反映大脑活跃状态。

一个是治疗,一个是检测,两者结合,就像给医生一副透视大脑的“眼镜”,可以实时观察大脑哪个区域被激活、如何反应,从而更精准地调整治疗参数。

“以前需要靠医生经验,比如想在脑区A点作磁刺激治疗,可能会找不准,影响治疗效果。如今两者结合,磁刺激定位误差可控制在1毫米以内。”企业医学部部长尧利书说,该设备目前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

绘制大脑“地图”

揭开脑机接口底层密码

要实现通过脑机接口治疗疾病,首先必须读懂大脑。武汉沃亿生物则致力于绘制大脑三维图谱。

“我们基于MOST(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技术自主研发的设备,可对多种生物的大脑进行精细三维成像,比如小鼠、猪、猴等。”展会上,武汉沃亿生物产品经理陈晓杰说。

举个例子,花生粒大小的鼠脑组织,被快速切削成1微米的薄片,并“拍片”成像。最后,一万多张图像数据叠加,构建出完整的鼠脑三维结构模型。

“通过不断改进,MOST设备已实现组织切片、光学成像、图像配准等全自动化,可以对完整大块组织样品进行高质量数据采集、信息描绘和统计分析。”陈晓杰表示,该技术世界领先,目前已服务国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及医院,为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帮助中风、脊髓损伤、渐冻症等患者重建沟通与运动能力,到改善便秘、辅助康复,脑机接口技术正一步步走出实验室,成为许多患者实实在在的希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人类或将进一步突破身体与认知的局限——用“意念”操控现实,已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