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宏柏为学生上物理课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 通讯员 刘琼艳 关洪磊 徐涛
新课前,他总是精心准备纸杯电话、改装自行车等实验,让物理课堂充满乐趣。生活中,他又和学生打成一片,拆解人生难题。
从教30年,担任班主任22年,湖北省潜江中学物理老师关宏柏带过13届高三毕业班,护航1400多名学子圆梦大学。
他骑自行车
进教室上课
1973年,关宏柏出生在竹根滩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喜欢观察和思考,挑水时琢磨怎么省力,插秧时思考怎么对齐,灶膛里的火苗跳跃,也能引发他的联想。1995年,成为潜江中学的物理老师后,他也注重培养学生对世界的科学兴趣。
他的学生们说,关老师的物理课堂好似科学实验室,有时他用两个纸杯串上棉线做“电话”让大家听声音,有时他带大家去操场,用自己改装的自行车轮现场演示角动量守恒原理。
这些年,关宏柏总结出一套“生活化物理”教学法:课本上抽象的公式,经他一转化,就成了学生手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无需死记硬背,学生就能记得牢、悟得透。一次上《电磁感应》课,他甚至将老式自行车骑进教室。车轮上缠绕的铜线连接着小灯泡,他一边蹬车一边讲解:“看,通过线圈切割磁感线,动能转化为电能!”台下学生纷纷为他的创意鼓掌。后来,这堂课成了全校的教学范本。
手写教案30年
琢磨好课
“关老师从不看教材和备课本,但物理教得特别好。”学生们说。
但在关宏柏的书柜里却有着层层叠叠的教案本。翻开他的教案,密密麻麻的字迹工整如印刷体,标注着重点、难点与课后反思,每一页都配有精心绘制的图示,隔几页便贴着自制习题。
“教材只是框架,得让知识接上生活的地气,学生才学得进去。”他说,手写教案是深度思考的过程,三十年来,他一直坚持手写教案,教学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在课堂上能挥洒自如。但是,这些教案不是一劳永逸的模板,每年他都会依照教育改革方向与学生特点重新打磨。“学生在变,教学思路怎能不变?”
多年来,关宏柏的物理课有口皆碑。他主讲的《电磁感应》获湖北省教改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所带班级物理平均分高达89.98分。
现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的杨燕语说,是关老师用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带她真正走进了物理世界。现在清华大学读研的周家豪说,关老师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使他受益良多。
他帮每个学生
找准方向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允许他们犯错,用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关宏柏常说,教育最该做的,是帮学生学会自立,找准方向。
早读时,关宏柏会在教室转一转,悄悄观察学生的精神头;课间时,他会在走廊找学生聊一聊,开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午休时,他又到宿舍走一圈,问问孩子们的吃住习惯;常常,他会和科任老师碰一碰,全面掌握班级动态……难得的休息时间,他也常联系家访。
单亲家庭的王同学,晚上看手机上瘾,白天总打瞌睡,关宏柏会帮忙联系家长,在高三期间悉心照管,最终助其考上湖北大学;高三的王同学想在家自学,关宏柏耐心引导他重回课堂,最终孩子考上军校;杜同学踢足球很有天赋,今后想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关宏柏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亲身体验“爱好与专业的差距”,帮他理性规划未来……
“关老师有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老鹰有的时候飞得比鸡低,但是鸡永远飞不过老鹰。”现在清华直博的田颖琳说。
尽力托举学生的同时,关宏柏也尽力培养青年教师,他说,这是一位老教师对地方教育能做的大贡献。“刚来学校时,我有浓重口音,师傅从备课细节到课堂互动,一点点地抠,帮我快速站稳了讲台。现在,我也这样用心辅导我的学生、徒弟。”关宏柏的徒弟、学校骨干教师王国昌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