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 健康黄石

大冶“坐诊医生”转型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15:16 来源: 荆楚网 ​

图片1.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陈帅)“居民愿意找我,是信得过我,我多跑点腿、多费点劲,能让他们少些麻烦、多份安心,这就是我的本分。”——这是大冶市尹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金玉梅最常说的一句话。

四年间,金玉梅完成了从妇产科主治医生到社区全科医生的蜕变,也从一名“坐诊医生”转型为社区居民离不开的“健康守门人”。如今,她是70多岁李师傅最信任的“开药人”,是中风患者唐女士的“定心丸”,更是无数社区居民的“自己人”。

图片2.jpg


从“坐诊”到“敲门”,她用真诚敲开居民“心门”

2018年,随着乡镇接生服务的调整,金玉梅由从事了12年的妇产科工作转型到妇幼保健领域。2021年,她正式加入尹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家庭医生。

“刚开始真的不适应。”回忆起初做家庭医生的日子,金玉梅坦言,“从前是患者‘找医生’,如今要主动叩响居民家门;从前只需精通妇产科专科知识,如今要兼顾高血压、糖尿病、产后护理等‘全科业务’。”

2021年5月起,尹家湖卫生服务中心40名职工全员出动,逐栋“扫楼”。那年的三伏天,她跟着团队爬楼入户,汗水浸透白大褂,换来的却常是“冷遇”——有居民以为是“江湖骗子”,隔着门拒绝;有居民开门后不理不睬,直言“不需要这种服务”。

“居民的顾虑能理解,咱们就用耐心慢慢磨。”金玉梅和同事们没有放弃。第一次敲门无人应答,她就记下地址,隔几天再去;白天遇不上上班族,就把上门时间改到晚上七八点;户主沟通不畅,就跟家里老人、孩子唠家常,从“拉近距离”开始介绍家庭医生职责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

渐渐地,紧闭的家门一扇扇打开,居民的态度从“警惕”变成“热情”。“金医生,进来喝口水再走.”“我家老伴最近血压不稳,你帮看看……”

“虽然辛苦,但值得。”金玉梅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知识面拓宽了,能帮助更多的人。”

图片3.jpg.jpg

守护千名重点人群,她用脚步丈量医者责任

在金玉梅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健康台账”,里面记录着1000余名重点人群的信息——最近一次体检数据、用药情况、上门服务时间……

70多岁的李师傅,是金玉梅台账里“重点关注对象”。这位70多岁住在经济适用房的老人因家庭困难,长期吃着不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却舍不得去医院调整。金玉梅第一次上门时,李师傅的血压值远超安全范围,“再这么下去会出危险。”

她当即决定为李师傅调药,接下来的7到10天里,她每天准时上门——早上空腹测血糖,晚上监测血压变化,记录每一次用药后的数据变动,最终为李师傅找到适配的降压药。

“他家里没有血压表,我多跑几趟,心里才有底。”金玉梅的细心,让李师傅放下顾虑,每次开药都要等她上班,把医保卡直接交给她:“金医生帮我买,我放心。”

中风后腿脚不便的唐女士、产后需要监测的新手妈妈,都是金玉梅的“老熟人”。她记得张秋珍的糖尿病血糖值,知道周庆博的血脂控制情况,能准确说出唐梅英的用药剂量——“只要是我管理的居民,一说名字,我就知道他有啥病、用啥药、最近指标怎么样。”

“他们说看到我来,就安心了。”金玉梅的语气里满是欣慰,“其实我也开心,能帮到他们,比什么都强。”

图片4.jpg

超越职责的“贴心守护”,成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金医生,我下班晚,能不能晚上来给我测血压?”“金医生,我妈腿脚不好,能不能帮忙把体检报告送过来?”面对居民的需求,金玉梅的回答永远是“没问题”。

为了迁就上班族的时间,她常把上门服务安排在晚上,“很多居民白天上班,我们只能约晚上时间上门服务,”金玉梅说,“有时候一栋楼一栋楼地走访,工作到晚上十点是常事。”

“重点人群得盯紧。”金玉梅说,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她会提前打电话通知,怕老人记不住,就反复提醒;体检报告出来后,她挨家挨户送,“有的老人看不懂报告,问‘这个指标高了怎么办’,我得跟他说清楚,要不要调药,要不要转诊。”

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她上门抽血体检,把样本带回医院化验,再把体检报告送上门,逐条解释指标含义,给出饮食、用药建议;有的老人信任她,让她帮忙代买药物,她就拿着医保卡去挂号、取药,把发票和药一起送到老人手里;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会记下来,咨询上级医院的医生,再把答案反馈给居民……

从医院诊室到居民家中,金玉梅用四年时光完成了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家庭医生的蜕变,更用真情和专业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成为尹家湖畔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她的身影,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最鲜活的注脚,更是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最温暖的来源。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