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

“相信自己,乌龟也能超越兔子”——专访日本马拉松传奇谷口浩美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21: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9月12日电(记者岳晨星、梁晨)今年夏天东京创纪录的炎热,让已退役多年的马拉松运动员谷口浩美回想起往事。1991年在这里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他正是在异常湿热的酷暑中率先冲过终点,为日本队赢得首枚田径世锦赛金牌。

“当时能够获胜,确实有占据地利的因素,外国选手很少在这样炎热、湿度又高的环境里比赛,而我们习惯了这种气候。加上比赛在本土举行,又是马拉松项目,我就想着拼尽全力。”65岁的谷口浩美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据他回忆,赛前他并不被外界看好,更谈不上争夺金牌,大家的焦点都聚集在另一位日本选手中山竹通身上。更早些时候,谷口浩美因落选汉城奥运会而心灰意冷,甚至一度想要退役,后来在周围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才坚持下来。“缘分让我重新挑战马拉松,算是一个再出发吧。”

从被忽视的选手到为日本夺得首枚田径世锦赛金牌,这似乎也是谷口浩美马拉松生涯的缩影。

“在我成长的时代,因为穷,为了生活,运动就成了寄托,然后走上马拉松这条路。”谷口浩美说,在日本,跑步这条赛道从校园一直通向社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层层相接;毕业之后,企业层面也有“全日本实业团驿传(接力长跑)”等赛事,精英跑者有了持续提升的平台。

尤其是往返东京与箱根的大学生马拉松接力赛“箱根驿传”历史悠久,至今已举办101届,社会关注度与赛事规模持续攀升。在这样的土壤中,运动员成长迅速,日本长跑也在“驿传”这一赛制下形成了强劲的整体竞争力。

“从中学、高中、大学到社会,整个马拉松人生中都有‘驿传’这条主线。目标很明确:如果你想努力,就有清晰的终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最后,但对真正想跑、实力足够强的人来说,这条路是为你敞开的。”

大学时期,谷口浩美代表日本体育大学连续三年参加箱根驿传,他跑的第六赛段是下坡路。如今这一赛段的安排已成为全队战略中的关键,但在当时往往被视作“弃子”。

谷口浩美解释道,“弃子”的意思是,在这个赛段派出即便跑废了也没关系的选手。因为跑下坡,膝盖还有大腿前侧的肌肉很容易受伤,基本上那些不太可能有进步的选手,或者练习量不足的选手,就会被派去跑第六赛段。各队伍都会派出第10、第11名左右的选手。

“而我在那里拼命跑,把分段纪录都刷新了。”

在他看来,长跑不仅需要速度,更重要的是坚持到底。在贯穿生涯的马拉松教育中,他认为慢也没关系,只要跑完全程,就说明这个孩子有毅力,值得培养,“因为长跑本质上是耐力的教育”。

他举例说,小学、初中时跑得快的孩子确实很快,但跑得慢的孩子,到了大学可能反而成长为最快的。为了让他们对速度感兴趣、不轻易放弃,这样培养下去,在成长过程中或许就会发生变化。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这项运动中来。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谷口浩美在中途补给时被后方选手踩到左脚鞋后跟,不慎摔倒,赛前被寄予厚望的他最终排名第八无缘奖牌。赛后接受采访时,他也只是苦笑着说:“我摔倒了。”

退役后,谷口浩美也并未远离马拉松,他依然在指导青少年,将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递下去。

“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跑得再快的人也不能一直维持同样的速度跑40公里,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关键在于是否相信自己在某个时间点能够超越兔子,并坚持跑下去。”

【责任编辑: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