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9月13日晚,在甘肃省定西市陇中许铁堂秦腔剧院,台上台下近400名演员、观众共同唱起脍炙人口的黄梅戏选段 ,表达了甘肃人民对湖北黄梅戏的喜爱,也拉开了我国秦腔、黄梅戏跨剧种交流演出的序幕。
在当晚举行的“秦声黄梅·艺润金秋——惠民戏曲晚会”上,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和湖北黄冈百越黄梅戏演出有限公司分别演出了《黄鹤楼》《火焰驹》和《女驸马》《苏东坡》等14个秦腔、黄梅戏经典剧目选段。这是黄梅戏首次来到甘肃演出,也是我国秦腔、黄梅戏的首次联袂演出。
当晚的演出受到了戏迷的热捧,不仅能容纳300多人的剧院座无虚席,连过道上也有不少观众。74岁的戏迷徐子情说,黄梅戏演的是百姓生活,非常接地气,好听又好懂。虽然是第一次看,就觉得十分亲切,非常喜欢。甘肃省定西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文说,黄冈演员的表演自然、清新、细腻,表现出了黄梅戏的独特魅力;粗犷沉郁的秦腔与婉转清丽的黄梅戏首次同台演出,效果超出预期。
“秦声梅韵·薯都新篇”跨剧种交流演出活动,由定西市委宣传部、黄冈市委宣传部、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定西市安定区委宣传部、定西市安定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湖北省黄冈百越黄梅戏演出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秦腔与黄梅戏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台演绎,促进西北与中部地区戏曲艺术的交流互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和推介安定“中国薯都”文旅品牌。在9月13 日至24日为期12 天的交流演出期间,铁堂秦腔艺术剧院、百越黄梅戏公司将演出《铡美案》《清风亭》《天仙配》《女驸马》等24 部秦腔、黄梅戏经典剧目。
定西,通称“陇中”,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7.40万人,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安定区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享有“中国薯都”“中国马铃薯之乡”美誉,马铃薯全产业链年产值达7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县(区)级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基地。(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