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胡梦 黎婉婷)反复头晕、腮腺肿痛,本以为只是普通炎症,却不知是心脏瓣膜严重感染、赘生物脱落引发脑梗的危急信号。近日,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成功救治一位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专家提醒,莫名发热伴身体异常,需高度警惕心脏问题。
一场头晕牵出心脏大隐患
57岁的张女士(化名)平时身体一向硬朗,还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然而今年9月初,她突然出现反复头晕、发热和腮腺肿痛等症状,被收治进入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脑病科。
经磁共振检查发现她小脑中有小梗塞灶,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以为只是“腮腺炎”加上普通头晕,却在胸心外科杨建国主任医师会诊后发现了真正病因: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导致脑梗,持续发热的根源实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种可致命的心脏感染性疾病。张女士随即被转入胸心外科接受紧急治疗。
多学科联手,“拆弹”成功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胸心外科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联合麻醉科、口腔科、脑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位专家共同评估。大家一致认为,应尽快手术置换心脏瓣膜,否则一旦赘生物再次脱落或瓣膜进一步损坏,可能引发心衰、栓塞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在胸心外科主任董永强团队的统筹和杨建国的主刀下,张女士很快接受了“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手术在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支持下顺利完成,术后她被送入ICU密切监护。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下,张女士恢复非常顺利:术后第一天就转回普通病房,第五天已可自行下床活动。
专家提醒:心脏报警信号莫忽视
杨建国介绍,心脏的主动脉瓣相当于一扇“阀门”,关闭不全时会导致血液倒流,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下降。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和活动后气促等。
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则是因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心脏瓣膜或内膜引起的感染。患者往往出现发热、乏力、盗汗,甚至发生血管栓塞(如皮肤瘀点、指端结节)。该病隐匿性强,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瓣膜严重损毁、心力衰竭乃至死亡。
杨建国特别提醒,很多心脏瓣膜疾病症状不典型,头晕、乏力等易被误认为是小毛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并伴随身体异常,应尽早做心脏超声检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