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痛心!11岁男孩视力骤降至0.04,只因家长“再等等”错过黄金救治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20: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祎)三个月前检查发现左眼视网膜脱离,家长却认为“影响不大”未予重视,选择“等等看”,11岁的童童(化名)因此差点付出左眼失明的惨痛代价。三个月后,童童视力下降至0.04,看东西变形弯曲、视物重影,家长这才慌了神。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接受紧急手术后,童童的视力虽有所恢复,但因拖延治疗造成的视功能损伤已不可逆转。

今年11岁的童童正值小升初的关键阶段。三个月前,他感觉左眼视力有所下降,家长带他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左眼视网膜脱离。当时接诊医生强烈建议立即住院手术治疗,但童童的家长觉得“孩子感觉视力影响并不大”,甚至心存侥幸,希望视网膜能够“自行恢复”,并未采纳医生的建议。

此后三个月,童童开始感觉看东西时影像扭曲变形,直线看起来是弯的,甚至出现视物重影,视力急剧下降,学习生活深受影响。眼见情况越来越糟,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带其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求诊。

该院眼底病专科主任医师王国华接诊了童童,经过详细检查,王国华主任的心情沉重起来——童童的左眼视力仅剩0.04,属于法定盲的范畴。更为棘手的是,由于网脱时间过长,病情已变得非常复杂。完善检查后,王国华主任最终诊断童童为“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和“并发性白内障”。王国华主任解释,正常的视网膜是紧贴在眼球壁上的,如同房间里的墙纸,视网膜脱离意味着“墙纸”从墙上掉了下来,感光细胞失去了营养供应,会逐渐凋亡,且拖延越久,脱落的范围可能越大,细胞死亡越多,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

“孩子拖了三个月,视网膜长期脱离,不仅感光细胞大量死亡,还引发了并发性白内障,使得手术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王国华主任痛心地说,如果第一时间接受治疗,结局会好得多。

面对童童复杂的眼部状况,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眼底病专家吴建华教授亲自操刀,为童童施行了玻璃体切割术。由于病情拖延太久,为了长期顶压视网膜防止再次脱离,术中不得不注入硅油作为填充物。

庆幸的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童童的左眼视力成功提升至0.1,看东西变形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吴建华教授表示,待病情进一步稳定后,后期还需将眼内的硅油取出,预计视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0.1的视力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保住了基本的光明,这是不幸中的万幸。”王国华主任说道。“尽管如此,由于视网膜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那部分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凋亡的细胞功能已经无法挽回,他失去了恢复到更好视力的机会,最佳的治疗窗口被永久地错过了。”王国华主任十分惋惜。

最后,王国华主任提醒,儿童视网膜脱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近视、外伤、眼部炎症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而言,视网膜脱离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阻碍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阴影或闪光感等异常,必须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在面临升学压力时,更应注意用眼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