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武汉两条地铁线路刷新“进度条”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07:18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智能机器狗亮相武汉地铁施工

武汉地铁10号线余家头站侧墙采用钢模板施工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吕锐 李晓琴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 刘严午)近日,武汉地铁建设迎来双线重要进展。地铁10号线越江隧道即将启动盾构施工,12号线园林路站率先完成机电安装与调试,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速,数字化、智能化施工水平不断提升。

10号线年内

开启盾构越江之旅

武汉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作为连接汉口火车站与武汉火车站的重要交通通道,该工程目前正加快推进。9月18日,据施工方中铁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余家头站主体结构已完成70%,预计年内封顶。

在余家头站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地下30多米的作业面紧张施工。该站位于武昌区和平大道与国盛路交叉口西侧,是一座地下四层侧式车站,长约191米,宽约30米,未来将与5号线实现通道换乘。为确保施工质量,武汉地铁股份公司业主代表邱子锋带领团队对钢筋间距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抽查,实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针对车站距长江大堤仅700米、地下水位高的特点,项目团队采取多项创新技术保障施工质量。通过定制“十字接头”实现止水钢板无缝闭环连接,采用整体一次性浇筑工艺杜绝接缝渗漏风险,并创新使用“预埋针”式精准堵漏技术,为后期维护预留“微创手术”通道。

余家头站还将作为10号线越江隧道的盾构始发站。该越江隧道采用单洞双线设计,全长3064米,将从武昌余家头站始发,掘进至汉口二七路站。为应对穿越长江段地质复杂、水压高等挑战,项目团队借鉴以往经验,定制专用大直径盾构设备。据悉,一台直径达12.7米的大型盾构机将于10月底运抵武汉,计划年内始发掘进。

武汉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汉口、武昌两大城市组团的快速通道,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2号线园林路站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成

9月17日,武汉市2025年“质量月”市政工程安装项目BIM运用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武汉地铁12号线园林路站举行。该站已完成站内精装修与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成为全线37座车站中首个启动系统联调的站点,其数字技术与实体工程深度融合的建设模式,为市政工程质量提升提供了实践样本。

施工方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张鹏云介绍,园林路站以BIM技术为核心构建“智慧引擎”,搭建全链条数字化管控体系。项目针对风水电施工的复杂需求,对百余项工艺标准进行可视化交底,确保设计与施工标准精准契合。通过工业智造、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100多万米电线电缆线上排布,25天完成20个通风空调系统调试,较常规工艺效率提升超55%,实现效率与质量同步提升。

针对高处作业多、登高车使用频繁的特点,项目对登高车增设声光报警、倒车限位、3D限位、防站立限位四项技改措施。该项目引入的“指差确认法”通过“手指关键部位+口头确认状态”的协同操作模式,提升操作人员警觉性。应用数据显示,该方法使登高车安全隐患发生率从2.38%降至0.37%。

与此同时,观摩会智能化展区内,集中展示智慧安全帽、热成像测温机、智能焊接机器人等各类智能施工设备。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搭载了激光雷达与高精度传感器的智能巡检机器狗,可远程操控或自动巡检,在轨道、站台边缘等区域灵活穿梭,实时回传高清视频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分析平台,助力项目打造智慧工地标杆。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