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9月22日电 记者手记|在塞纳河畔,举着托盘“赛跑”
新华社记者张百慧
21日上午,法国巴黎马赖区古老石板路上掠过一道道矫捷的身影——身着白上衣、黑围裙的侍者们手举托盘,以轻盈而稳健的姿态穿过街头巷尾。这不是电影片场,而是当地传统赛事“咖啡馆赛跑”现场。
这项充满烟火气的比赛始于1914年,旨在凸显体育精神和法式服务品质。
在巴黎,咖啡馆、餐厅与小酒馆约占所有商家的30%。在咖啡馆露台享受片刻悠闲时光,早已深植于法国文化中。对许多外国游客而言,服务员往往是送上第一份问候与温暖的人。塞纳河畔的咖啡座与穿梭其间的侍应生,堪称法式生活的形象大使。
大约九点半,近400名“专业选手”齐聚巴黎市政厅广场。他们当中有资深从业者,也有学徒工。男女老少同台亮相,勾勒出生动的行业群像。发令枪响,他们单手托起放着一杯水、一个咖啡杯和一块羊角面包的托盘,以尽可能快的步伐完成约4公里赛程。名曰“赛跑”,规则却禁止奔跑,只能快走。过程中,托盘里的东西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洒出,更不可偷吃。
本届赛事特意安排在欧洲遗产日期间举行,部分赛段设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塞纳河畔。主办方说,这一安排既为弘扬塞纳河畔作为奥运遗产与世界遗产的价值,也意在致敬去年被列为法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国小酒馆与咖啡馆中的社会与文化实践”。
比赛终了,专业组男女冠军分别以18分29秒和22分38秒的成绩完赛,在热烈掌声中加冕“服务之王”,而整个行业能见度的提升则让从业者备感振奋。
入行12年的服务员乌尔瓦诺·布里特斯在比赛后对记者说,此番参赛,他并未预设宏大目标,而是希望“以另一种方式与顾客相处、彼此了解”。专业组女子冠军安妮-索菲·耶利奇说:“我们这份职业堪称法式烹饪艺术、待客之道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我们每次出现,都是在传承和传递这份法式生活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比赛首次增设“大众组”,150名普通民众受邀体验,其中有不少外国面孔。有人说,自己“每天被街头温热的咖啡唤醒,这次想尝试成为传递温暖的人”;也有人特意在托盘上多加了几杯威士忌,提高难度系数,主动尝试跨职业挑战。
记者也有幸受邀参与,为此特意提前几日锻炼臂力。然而当真正拿起托盘时,面对力量、平衡、耐力甚至突发状况的多重考验,“临时抱佛脚”显然无济于事。开赛不久,记者的托盘就被其他选手撞翻,只好重整心情与装备继续前行。然而即便负重“减半”,面目还是会随着赛程推进而变得痛苦,再难露出从容微笑。
“大众组”氛围之热烈,丝毫不输专业组。沿途挤满了助威观众,不同点位还设有乐队助兴,街边喝咖啡的游客、河边跑步的市民、骑车路过的行人,都停下来为选手鼓掌呐喊,还有热心人士大声提醒选手“小心台阶”。
“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怀有深厚情感,而文化远不止于语言、文学、电影,它更存在于历史遗产中。生活艺术是其中最鲜活的部分,咖啡馆服务员便是其践行者。”巴黎副市长尼古拉·博内-乌拉勒杰对记者说,“这场赛事是对服务员的致敬。他们终日早出晚归、站立奔走,迎接世界各国的游客。这份职业压力大、招聘难但不可或缺,对于服务员来说,今天是他们被看见的机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