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

业内:以更生动的方式让“生态之美”被看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09:30 来源: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山川草木,如何通过画笔与镜头定格为鲜活、可触摸的“视觉档案”?这一关乎记忆与未来的深情对话,正通过多元化的探索成为生态文明最动人的实践。

“可视可感知的生态文明,需要将身边的生态变化,转变呈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组组可知可感的‘绿色坐标’。”在今日举办的《画游生态中国》首发式暨原作观摩展上,中华环保联合会首席专家杨明森表示,要进一步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可感可触。

“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用更生动、更贴近大众的方式,让‘生态之美’被看见、被感知、被珍视。”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总经理林振中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逐渐成为常态,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就举世瞩目。

“我以相机为媒,让生态密码变得可感、可知、可亲。”人文地理与生态摄影师蔡石说,“打动我的是无处不在的温情,那两只凌空对话的白鹇、亲密无间的金丝猴一家、山路上与金丝猴互不打扰的村民……这些细节,超越了简单的记录,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这正是所有自然保护工作者心向往之的境界。”

业内人士表示,要实现从“生态治理”到“生态文化”的转变。这不仅是环境指标的提升,更是要培育一种新的社会审美,让绿色低碳成为时尚,让简约和谐成为品位,让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内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