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见习记者 董晨旭 通讯员 池晶)秋分时节,江汉平原稻谷飘香。9月23日,正值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荆州市农业农村局、监利市人民政府、荆州市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水润荆楚·江米如珠”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活动在“全国水稻第一县”监利市举行。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民日报等50多家央省媒体,及来自湖北、湖南、江苏、重庆等多个省市的新媒体、自媒体代表齐聚监利市,共同探寻“一颗好米从田间到餐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粮食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机构相关负责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以及来自全国的粮油行业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活动。
在监利市新沟镇的万亩核心基地,金黄稻穗迎风起伏。与会嘉宾走进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泰集团”),现场观摩了水稻现代化收割、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卖到恒泰,每斤高出市场价2毛钱,每亩能多收300多元!”新沟镇南禅寺村村民李国阳的朴实话语,道出了订单农业带来的实惠。恒泰集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已发展5万亩优质稻订单基地,直接带动6000多户农户增收。
在湖北省江汉大米集团的“水稻智脑”数字平台前,技术人员展示了如何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田间气象、虫情,实现精准灌溉与科学决策。传统稻田正蜕变为可溯源的“智慧稻田”,为大米品质保驾护航。
在监利市程集镇的金草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一望无垠的稻田涌动着丰收的稻浪。万顷稻田中央的舞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啰啰咚”正在上演。这一源于古楚秧田号子的表演,不仅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更映射出监利长达六千年的稻作文明——柳关与福田遗址中发现的谷壳与稻草灰烬,正是这片土地水稻种植历史的深厚见证。
据监利市农业农村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监利市全年水稻总种植面积达218.98万亩,“江汉大米”核心种植区扩展至8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农田升级,全年水稻总产继续保持在12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施昌好介绍,监利实施“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八个三”工程三年行动,致力把“监利大米”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品牌。
在品牌推介会活动现场,8家主流媒体及带货主播被授予“江汉大米媒体推介官”证书。一批“江汉大米”核心企业与全国优质渠道商、部分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江汉大米”迈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风吹稻浪起,沃野谷生香。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荆州素有“中国粮仓,鱼米之乡”美誉。目前,荆州市有7个全国产粮大县,其中公安县为国家水稻制种大县、监利市为“全国南方水稻生产第一市”。全市耕地面积1039万亩,水稻种植规模超700万亩,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91.51亿斤、占全国7‰,连续10年稳定在90亿斤以上,其中水稻产量76.6亿斤、占全国16‰,水稻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江汉大米核心产地活动,将进一步凝聚品牌共识,以传播之力赋能湖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