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福建厦门海沧区教育局下属幼儿园教师林芳(化名)被用人单位以患有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体检中隐瞒贫血病史为由通知解聘。而林芳认为自己从不贫血,不存在未如实填报“贫血”问题,要求复核解聘决定。(据9月24日新京报报道)
据媒体报道,为林芳做招聘体检的医院证实其3次体检结果均不贫血。教育部门之所以认定林芳为“地贫”病患者,依据为其在产检中的“地贫”基因检测结果。经血液科医生诊断,林芳为无症状“地贫”基因携带者,而非患者。除林芳外,厦门还有多名女教师在招考中因携带“地贫”基因被拒聘。
当地教育部门维持解聘处理的依据是《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2018年修订)》。该办法规定,体检检出血液系统疾病,属于“不合格”。由于“地贫”属于血液系统疾病,解聘林芳看起来也有法可依。
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是。医生称,有“地贫”基因并不等于有“疾病”。很多基因是隐性的,并没有显性特征,更没有病症,能称之为疾病吗?这是值得商榷的。当地教育部门承认,因为举报者是实名举报,穷追不舍,一直施加压力。从这里看,当地似乎陷入了“谁举报谁有理”的误区。
值得关注的是,这起事件因为举报而被教育部门得知。教育部门在林芳入职体检时,并没有进行基因检测,也没有查出血液类疾病。就是说,如果她之前没有为生宝宝做基因检测,她也不会被发现自己是“地贫”基因携带者。
一个关键问题就来了,举报者是怎么知道林芳的个人医疗检测信息的,甚至还提供了报告?这些报道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据报道,除了林芳,还有多名女教师也因此被拒聘。那么,举报者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信息?一位女教师的医疗信息泄露还有可能是偶然情况,那么这么多教师信息泄露,无疑更令人担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那么,是医院泄露的,还是她个人泄露的?还是有人为了打击报复他人,从不正当途径获取的?希望当事人能够报警维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所以,当地应该按照招聘体检要求的项目报告结果作为招聘的依据,才能保障女性求职者的就业公平。另外,如果发现举报背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也有必要查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