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梦琪 张弦)秋意渐浓,京山市曹武镇归德寺村的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9月23日,该村的村民们正将粉碎的秸秆和其他农作物残渣与生石灰等材料按比例混合,利用挖机堆砌成一座座梯形发酵堆,为红松茸种植培育“营养餐”。
归德寺村此次共调集17吨玉米芯、16吨栎树渣、3吨稻谷壳,与本村回收秸秆充分混合,预计可以种植10亩左右的红松茸。通过精准控制的拌料发酵技术,这些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农业残渣被转化为富含有机质的优质培养基,不仅避免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为特色菌菇产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养分来源。发酵后的基料不仅能满足红松茸生长需求,收获期结束后还可作为生态肥料返还农田,形成“菌-肥-粮”循环产业链,实现土壤改良与作物轮作的生态平衡。
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为村民开辟了绿色增收新路径。预计每亩红松茸产量可达四千斤左右,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管理,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10余个。村民王大姐高兴地说:“过去秸秆要么烧掉,要么堆在田里占地方,现在不仅能换钱,还能当肥料用,真是既环保又实惠!”
从“废弃物”到“黄金基”,京山市曹武镇不断探索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路径。如今,易店村、源泉镇村等周边村落相继学习推广,有效带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