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问政新闻

【建功支点 网聚力量⑩】数字赋能筑起线上支点,武昌区聚焦民意打造服务矩阵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1日19:2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刘文颖 实习生 段峣 黄皙真 通讯员 魏鹏飞)“感谢在水陆街上建了幸福食堂,让我可以就近解决吃饭的问题。”近日,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道歌笛湖社区幸福食堂接到一则市长热线来电——92岁的王爹爹专门打来电话表达感谢。

据了解,歌笛湖社区是武昌区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独居、空巢老人占比较高,“一餐热饭”曾是许多老人日常生活的“挠头事”,原有幸福食堂因建成时间久,设施老化、餐位不足,且仅能覆盖本社区,周边几个社区的老人想就餐还得绕道,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了解这一情况后,紫阳街道党工委主动将幸福食堂改造升级纳入重点民生项目,社区工作者带队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常态化入户探访收集到“菜品单”“希望送餐上门”等20余条具体诉求,逐条梳理形成“民生需求清单”。街道联合民政、市场监管、物业及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圆桌议事会,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把食堂迁建至水陆街中心地带,辐射范围由单一社区拓展至4个社区,真正实现“15分钟助餐服务圈”全覆盖;推行“居民点单+动态调整”机制,每周更新菜谱,确保营养均衡、口味多样;针对高龄、独居老人,食堂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并依托“幸福帮办”系统实现人脸识别取餐、长者扫码优惠等智能化管理,让服务更便捷、更贴心。

如今,歌笛湖社区幸福食堂日均服务200余人次,成为老人们心中的“暖心厨房”。

武昌“民呼我应”平台

近年来,武昌区持续深化“民呼我应”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治理机制,通过数智化手段,构建高效、精准、便捷的接诉即办体系,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群众、企业“诉求清单”向“满意答卷”转变。

做实“接诉即办”,联合响应群众诉求

“一网”统筹调度,建设区、街、社区三级“民呼我应”指挥调度平台,形成社情民意“接、办、评、治”全链条闭环管理。“一端”精准服务,“武昌微邻里”小程序添加办事、报事、议事三个版块,群众既可线上反映诉求、参与议事,也可线下链接各级力量解决问题。“一码”资源直达,建设“企呼我应”码平台,通过扫码直连政府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从入驻到发展的全周期支持,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专注核心业务。

武昌“微邻里”

据了解,“民呼我应”平台已链接85个区直部门、550个基层单位等力量,“微邻里”注册用户达81.9万人,占全区人口64.5%,上级转办件响应率和办结率大幅提升。通过流程再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环节由10个压减至5个,2025年上半年电梯加装数同比增长53%;针对楼宇职工需求,成立25个楼宇理事会,整合政、企、社多方资源,提供青少年托管、白领食堂、兴趣社团等个性化服务。

长城汇暑期托管班

推进“未诉先办”,前端化解群众问题

夯实网格“前哨”阵地,织密基层“感知网”,推广“5+1”工作法,即社区工作者每日进网格5小时,联系5户居民,至少解决或上报1个问题并看望1户特殊群体;每周五开展“面对面”活动(含1名下沉党员参与);每月排查5类问题并召开议事会;每季度结交5位居民朋友、参加1次培训,下沉网格、上门服务、主动报事一键直达。

积玉桥街沙湖社区加装电梯

聚焦高频“痛点”攻坚,疏通源头“梗阻点”,建立重点议题制度,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高频问题梳理年度清单,在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下开展加装电梯、律师行业整顿、预付卡监管等专题调研,深挖制度性、机制性根源,推动优化流程、完善政策。

数据“赋能”应用,提升主动“预警力”,通过大数据建立“诉求热度地图”和“风险预警模型”,精准识别季节性、周期性民生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街道密切配合,实现未诉先办、主动治理。

南湖的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

2025年上半年,老旧小区改造、私搭乱建、物业纠纷等三类案件量显著下降,满意率升至98.26%。同时,针对公共设施维护更新慢、居民物业矛盾多等问题,主动分析问题根源,引入信托制物业服务,公开财务收支,重建信任桥梁,武昌区已有34个小区成功引入这一创新模式;针对老人吃饭难问题,共商共建社区幸福食堂,实现健康实惠就近用餐;针对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推出暖“新”地图,整合全区73个驿站、20个小哥食堂、7个网约车司机之家等服务资源,创新打造“云上小哥驿站”,服务可及性大幅提升。

探索“不诉自办”,广泛汲取群众智慧

让群众“有渠道”参与,构建“线上+线下”议事平台,线下在社区广场、楼栋设“流动议事点”,就近收集民情民意;线上依托“微邻里”、微信群搭建“云议事厅”,实现意见全天候流转,形成有事商对策、平时话家常的议事机制。

杨园街道粤汉里社区居民议事会

让群众“愿意参与”,探索社区合伙人制度,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楼栋自管小组等自治组织,吸纳辖区企业、商户、学校、医院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让群众“善于参与”,把提升群众“治理力”作为关键,在治理一线挖掘社区能人,通过培训赋能、经验共享、机制保障等举措,推动群众智慧转化为“基层首创”经验。

白沙洲街社区工作者开展矛盾纠纷调解

截至目前,武昌区共开展线上线下群众议事活动2.8万余场,培育多个议事品牌,解决各类问题1778个。挖掘群众骨干2.5万人,组建530支志愿团队,并鼓励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拍”参与治理。创新“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居民“筹智筹资筹物”,首批推出14个经典案例在“昌社治慧+”大武汉APP分享展示。

报名单位:中共武昌区委社会工作部

第七届“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宣传展示活动正在报名参选阶段,欢迎省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积极报名。栏目组将对报名参评的案例择优刊发,推介并分享各地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仅分享刊发,不作为评选依据)。

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30日,报名邮箱:2815433597@qq.com,咨询电话:027-88567717。

报名详情及下载报名表点击:“建功支点 网聚力量”!第七届“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