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肺结节三个字,很多人的心都会“咯噔”一下,不由自主地与肺癌联系起来。肺结节真的等于肺癌吗?它离癌变有多远?近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罗东进行了讲解。
罗东介绍,认识肺结节,大小、密度、形态是关键。直径大于3厘米,称为肺肿块,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直径小于3厘米(约乒乓球大小),称为肺结节;直径在0.5厘米到1厘米(约红豆大小),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约芝麻大小),称为微小结节。专家表示,并非结节越大风险越高,但直径大于3厘米的肿块,需高度重视;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通常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从密度来看,密度分三类:实性结节,在CT上呈完全不透明的白点,多数是良性,但若为恶性则发展可能较快,需定期复查;纯磨玻璃结节,在CT上像蒙了一层磨砂玻璃,边界欠清,多数生长缓慢,尤其是直径小于1厘米时,可能多年不变,风险相对较低,需要关注它是否缓慢增大或出现实性成分;亚实性结节,既有磨玻璃成分又有实性白点,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特别是实性成分占比大的结节,需高度警惕。
从形态上看,边界光滑、形态规则的结节,恶性风险通常较低。边界毛糙、有分叶、毛刺、空泡征等的结节,需更加警惕。
谁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专家表示,符合以下条件,特别是40岁以上且合并至少1条者,建议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1.年龄:40-80岁。
2.吸烟史:吸烟或被动吸烟≥2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包数 × 吸烟年数)。
3.环境暴露:高危职业,如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煤烟、氯乙烯、焦油、粉尘等。
4.家族/个人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肺癌家族史,或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
5.女性要特别注意:肥胖、压力大、晚婚晚育、不育等导致的雌激素紊乱,尤其是绝经期的雌激素水平波动,都可能增加风险。长期暴露于环境烟雾中,尤其是经常做饭的女性需额外注意。
肺癌擅长“伪装”
早筛=生机
肺本身感觉迟钝(无痛觉、触觉),肺癌早期极具隐匿性,甚至部分类型早期就可能转移,出现头晕、骨痛、肝区不适等非肺部症状。因此,肺癌被称为“迷惑人的癌症”。
但是面对肺癌,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的。通过防癌体检和肺癌筛查,一期肺癌经过早期干预后,5年生存率能达到95%以上。
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推荐,年龄≥40岁,具有任何一项高危因素者建议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结节。
低剂量CT的出现,就像为体检装上了“安全锁”。它的辐射量降低90%,可发现小至2-3毫米的肺结节,敏感度是X射线的6倍。
谈“结节”色变?别慌!
专家有妙招
平常心,莫恐慌:95%以上的体检肺结节是良性的,无需过度焦虑。
看报告,抓重点:拿到体检报告后,不必过度解读具体描述,重点看“体检结论”和“健康建议”。
遵医嘱,勤随访:复查时间因人而异,务必听从医生安排。医生会根据结节大小、密度、形态及个人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
不盲目,慎手术:发现结节不等于需要手术切除,贸然手术有麻醉、并发症风险,还会损失部分肺功能。大多数良性结节无需处理,恶性结节需等其“露出更多马脚”时再处理也不迟。早期肺癌(直径小于2厘米)的手术治愈率较高,医生会在充分评估风险收益后给出治疗建议。
确诊肺癌后怎么办?
微创高效手段多
单孔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仅在胸壁开一个几厘米的小切口,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采用先进的麻醉技术,避免插管损伤,减少并发症,尤其适合心肺功能欠佳者。
微波消融术:适合不能耐受手术者。在CT引导下将消融针精准穿刺到结节处,“烫死”癌细胞,创伤极小,对肺功能影响小,可重复进行。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疗效好、副作用相对可控,为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面对肺结节,关键要做到科学认知、平常心态、重视筛查、遵循医嘱。早期发现并干预,肺癌并不可怕。记住:“肺”常健康,从解开“心结”开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