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湖北大冶一独居老人在山上采摘枞树菇,疑似采回了有毒菌,食用后导致上吐下泻,在送往医院后,经当地医生全力抢救,仍无力回天。10月7日,这名71岁的爹爹因全身多器官衰竭离开了人世。中国烹饪协会健康营养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湖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罗文建议,野蘑菇不能乱采和食用。
“经常上山采蘑菇,没想到这次采到了毒菇,导致中毒了。”10月9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大冶市殷祖镇高墙村时,见到在该村一处操场上搭起了灵堂。一名村民介绍,死者董爹爹出生于1954年,因儿女在外地工作,平时独自一人在该村居住。
大冶一餐饮店内收购的枞树菇
这名村民说,因为该村四周全是大山,每年春节和秋季,山上长了很多野生的枞树菇,董爹爹平时喜欢上山采摘回来食用。9月30日,老人上山采回了一些枞树菇,独自在家食用后,感觉不适,当时以为是喝了酒的原因。到了当天晚上,董爹爹便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通知其家属后,次日送往大冶市医院进行治疗,经医生诊断疑似食用了野生有毒蘑菇,10月7日下午,经抢救无效,董爹爹停止了呼吸。
“新鲜的野生枞树菇味道特别鲜美,村民经常上山采摘,发生中毒死亡还是第一次。”该村一名董姓村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平时村民都能辨别出野生枞树菇和有毒菇,可能董爹爹年龄较大,眼神不太好使,不慎将有毒的蘑菇一起采回来了,导致误食了中毒。
大冶一餐饮店内收购的枞树菇
“蘑菇从外形上很难分辨是否有毒。”罗文介绍,网上有教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但也不一定可靠。如彩色蘑菇有毒、流汁液的蘑菇有毒、长虫子的蘑菇无毒等,因此,不采食才是关键,不要因为一口美味而冒险。
“由于毒蘑菇中毒,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最好不要盲目食用。”黄石市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柯友刚介绍,毒蘑菇的毒素种类繁多,包括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及光过敏性皮炎型等,误食后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蘑菇中毒按损害类型分成六类——胃肠炎型、神经毒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肝毒型和肾脏损害型,不同毒素靶器官不同,症状各异。
柯友刚表示,一些剧毒蘑菇,仅需小小一朵便可能致命。误食后,人们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可能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解毒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