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利敏 何书进)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襄荆高速迎来了一场“应急成色”的“突击考”。
突发警情:巡查路上的“紧急转向”
下午17:35时许,日常巡检车辆沿荆襄向车道匀速行驶,行车道一辆红色货车停在应急车道与行车道间,尾部窜起明火,黑烟正快速向后方扩散。“前方2公里有异常烟雾!”襄荆高速巡检人员第一时间向监控中心报警,同时迅速指挥车辆在安全区域停稳,下车沿着应急车道快步向事发点奔去。沿途,他们不断向滞留司机挥手示意:“保持车距,打开双闪,不要占用应急车道!”
巡检人员与高警配合管制。通讯员供图
现场指挥:从“巡检员”到“战斗员”的角色转换
此时,货车尾部火势已蔓延至半幅车厢,高温炙烤着地面,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后方车辆已形成近500米的拥堵带。
“高警同志,马上封闭行车道和应急车道,只留一条超车道供救援车辆通行!”巡检人员一边观察火势,与高警配合管制,一边对赶来的养护人员强调,“先在起火点后方100米设置警戒区,用反光锥桶和警示牌隔开车流,防止二次事故!”
消防队员灭火。通讯员供图
多方联动:1小时内的“生命通道”保卫战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自17:35分监控中心接到报警的那一刻便已进入“白热化”。现场高警部门在10分钟内完成行车道、应急车道全封闭,仅保留一条超车道供消防车通行;消防队员架起两支水枪,对着火点实施覆盖式灭火;路政人员用反光锥桶和警示带划分出“救援作业区-车辆分流区-临时停车区”三级区域;养护工人则开始清理外围抛洒物,为后续清障腾出空间。看到消防水枪喷出水柱的那一刻,心里就踏实了。现场参与处置的养护员老周说,“平时每月都要和消防、高警联合演练,今天才知道,这些重复的动作,真的能在关键时刻连成一条‘生命线’。”
18:35分,最后一缕青烟消散。经消防部门确认无复燃风险后,巡检人员用脚轻踩冷却的地面说道:“再检查一遍路面,抓紧清理残渣,逐步开放车道!”此时,被疏导的车辆已开始有序通行,一位挂着甘肃牌照的货车司机摇下车窗,朝着人群竖起大拇指:“本来堵得心里发慌,可看到你们这些“黄马甲”都冲在最前面,咱就知道肯定能解决!”
精神内核:日常积累的“应急底气”
这场历时60分钟的应急处置,最终实现了“零伤亡、零次生事故、零长时间拥堵”的目标。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藏在数字背后的“应急密码”——从监控预警到现场处置,从部门联动到司乘沟通,每个环节都像精密齿轮般严丝合缝。
“这不是偶然”。襄荆高速的应急体系之所以能快速响应,源于日常的严训实练,联合高警、消防、路政开展“无脚本演练”,每季度对养护单位应急物资进行突击检查,就连监控员的“眼疾手快”,都是每天看3000帧监控画面练出来的。所谓“高效处置”,不过是把“应急”二字融入了日常工作,把“责任”二字刻进每个岗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