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孝感

智库专家点评营商案例丨韩志明:破解企业公证服务核心痛点,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17:3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叶修颀 通讯员熊夫、胡书骋)近日,孝南区举办2025年度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发布会,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韩志明对该区司法局《打造“457”服务模式 创新公证助企链条》案例进行现场点评,并发表主题演讲。

孝南区2025年度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发布会现场。

孝南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公证服务新路径,围绕全省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延伸公证助企服务链条”,以“457”服务模式为抓手,有力发挥公证在便企助企中的主力军作用。该模式通过“四化”协同,即阵地平台化、服务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办案协同化,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流程繁、效率低、覆盖窄、协同难等问题;推行“五办”服务,即绿色通道“优先办”、个性需求“延时办”、减证便民“优减办”、告知承诺“容缺办”、异地互通“远程办”,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同时,积极与武汉市尚信公证处、孝南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孝南区检察院、中国工商银行孝感支行、孝感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构建多元“公证+”服务体系。

韩志明点评案例。

韩志明评价,该模式精准破解企业公证服务的核心痛点,针对“能办但不好办”“线下办理耗时久”“特殊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有效破题。该模式还满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信息的实际需求,企业在股权继承、破产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交易、涉外业务等关键经营环节,往往对公证服务存在迫切需求。以“公证+破产管理”为例,针对破产程序中的资产核查、债权确认等关键环节提供公证服务,既降低了管理人的履职风险,也有效保障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工业园区法律服务工作站。

韩志明认为,“信用+公证”工作机制的构建,有力推进了公共法律服务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将公证职能与企业信用相结合,并对守信企业提供前置咨询、优先沟通、专业指引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强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充分发挥了信用在公证服务领域的正向价值,助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