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武汉观察丨老厂房里“长”出新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14:2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竞恒 通讯员 朱冬琴

10月10日,武汉市硚口区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百度智能云创新中心),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上演。参观者与屏幕上的一位“特殊嘉宾”交谈甚欢——那是中国首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的数字人,集合了动捕扫描、音色还原与大语言模型训练等尖端AI技术。

9月份,江汉大学学子就曾与格里希数字人“对话”。(记者张竞恒摄)

“距离这里300米处,就是格里希先生奋斗过的地方。”一名现场技术人员道出此处的变迁:武汉柴油机厂、武汉床单总厂等工业企业,曾托举起这片土地的荣光。“希望老工厂与新AI碰撞出历史的火花,让老树发出新芽。”

古田1967产业园,由武汉柴油机厂改造而来。(硚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硚口曾是武汉工业的“硬核担当”,这里诞生过武汉的第一块肥皂、第一桶油漆、第一盒火柴,还有新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2008年,硚口区正式启动古田老工业区搬迁工作。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空置厂房,一度成为限制区域发展的“空间难题”。

如何在保留记忆的同时,注入新产业动能?硚口给出的答案是:保留核心、升级功能,让工业遗址与现代产业共生。近年来,硚口借助园区改造与产业创新,让厂房内“长”出新产业,大批老工业遗址也由此焕发出全新生机。

百度智能云创新中心大楼前身,是武汉床单总厂办公楼。(硚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百度智能云创新中心所在的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启动区,就是由原武汉床单总厂办公楼改造而来。”硚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项目专班负责人李婧介绍,该项目3个月即完工,创下百度项目建设纪录,并实现“开园即满园”。

不远处,前身为武汉柴油机厂的“古田1967”产业园内,同样生机盎然。10日上午,记者漫步其中,阳光穿过繁盛树木,投下斑驳树影,室外太阳伞下,三两创业者正聊天谈事。红色砖墙的浮雕,默默讲述着武汉柴油机厂的光荣历史。格里希的雕像静静伫立,眺望前方。

格里希的雕像静静地眺望远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竞恒 摄)

2022年,这里实现焕新——70亩的土地上,引入包括星火众达、蓝帆医疗在内的多家优质企业。其中,星火众达1000P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已建成投用,这也是武汉中心城区首个千卡集群。如今,它已融入汉江湾智能产业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奔跑。

星火众达的算力中心内,海量数据正伴随着算力高速涌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竞恒 摄)

硚口的工业遗址更新,并非“单点改造”,而是“连片布局”的系统工程。

在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启动区的周围,一场更大的改造正在酝酿:包括武汉床单总厂、武汉柴油机厂在内的一大片老工业遗址,将变成占地约1500亩的主园区,并建设总部集聚区、智能制造区、创新孵化区、产研协同区及人才公寓、酒店等配套设施,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科技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旧车间6到7米的空高,可满足小试、中试、精密制造等多种需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需求,为企业定制产业空间。”李婧指向不远处的老厂房,满怀期待。这天上午,忙碌的她电话一直不停,一家低空经济企业即将入驻“古田1967”产业园,在曾经的工业遗址里开启新征程。

百度智能云创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已在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主园区规划新办公楼。待改造完成,将有更多历经沧桑的老厂房真正“活”起来,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热土。

【责任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