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子璇)荆门市兴隆派出所创新“警企社”联动机制,通过织密防护、优化服务、维护权益“三张网”,实现从单向管理到双向奔赴的转变,为辖区800余家企业铸就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
“过去是企业有困难找派出所,如今是民警主动上门问需求。这样的‘双向奔赴’,让我们心里更有底、发展更有信心!”一位辖区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市公安局高新区·掇刀区分局兴隆派出所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成效。
面对辖区内800多家企业聚集的实际情况,兴隆派出所创新构建“警企社”联动工作体系,从三个维度同步发力,推动警务工作由“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转变,实现警务效能与企业安全感双提升。
织密防护网,从“警力有限”到“民力无穷”
“警企社”三级联防体系中,兴隆派出所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0个网格,选派优秀民警担任“警企联络官”,统筹整合企业保安、社区网格员、物业安保等多元力量,构建起“民警牵头、企业参与、社区协同”的立体化防控网络。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更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
针对企业早中晚“三班倒”生产特点,派出所推出“时段对接”工作法,科学调配各方巡防力量,确保重点时段、路段常态化“见警灯、见保安、见红袖标”。某企业安保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厂的保安现在统一配备巡防装备,定期参加派出所组织的培训,既提升了业务能力,又增强了责任感。”
同时,兴隆派出所还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应急预案,引导企业加装高清监控设施并接入警务平台,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快速处置能力,优化企业周边环境。
2023年2月,某企业厂区扩建期间,兴隆派出所启动警企联络机制,不仅加强精准巡逻,还协助企业开展重点岗位员工背景审查,从源头上帮助企业规避管理风险。
优化服务网,变“坐堂问诊”为“上门巡诊”
工作中,兴隆派出所坚持“项目警长”制度,选派民警担任重点企业“专属警长”,定期开展“法治体检”。今年以来,已为21家企业提供专项法治服务,发现并整改隐患41处。
“派出所主动上门帮我们完善了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服务特别贴心。”某科技企业负责人称赞道。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兴隆派出所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建立需求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三张清单”工作法,确保服务举措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在纠纷调解方面,兴隆派出所创新“警企社”联动调解模式。在去年四季度的一次警企党建联盟座谈上,民警了解到某企业两名员工因情感纠纷严重影响工作,立即联合企业党支部、社区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经过三次耐心疏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避免事态升级。“这种调解模式既维护了员工权益,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实现了双赢。”该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
此外,兴隆派出所还针对企业高管、财务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反诈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精准化培训。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发放资料2万余份,覆盖员工3万余人次。
维护权益网,变“常规处置”为“精准护航”
面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兴隆派出所实施“快速响应、专业打击、全力挽损”一体化工作机制,联合刑侦、经侦等专业力量,实现涉企案件精准高效处置。
2025年7月,辖区某企业发生笔记本电脑被盗案。接警后,派出所立即启动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48小时内破案并为企业追回全部损失。“没想到破案这么快,还追回了全部损失!这让我们能够安心抓生产、谋发展。”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为最大限度减少办案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兴隆派出所推行“柔性执法”措施。在办理涉企案件时,尽量选择非工作时间调查,减少对企业生产秩序的影响。同时,还建立涉企案件回访机制,办案民警定期回访受害企业,了解后续需求,提供针对性防范建议,指导企业堵塞管理漏洞,真正做到“案结事不了”。今年以来,兴隆派出所共破获各类涉企案件15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80余万元,收到锦旗7面。这些数字背后,是兴隆派出所维护营商环境安全稳定的坚定决心。
从防范到服务,从调解到打击,兴隆派出所用一次次主动作为、一场场联动共治,生动诠释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在这里,“警察蓝”与“党建红”交相辉映,“警企携手、共赢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