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左晨
常言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湖北,这句话正被赋予全新内涵。水生态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可量化、可交易的“真金白银”。
今年6月,湖北首单水生态产品交易落地。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月山村,村集体将核算价值120万元的水生态旅游康养资源,以十年期协议出让给五峰石板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每年支付52万元基础费用(含生态维护费),并按净利润的1%分红。
就这样,月山村片区的水生态产品,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美景,而是实实在在转化为了推动地方发展的资本。
月山村水资源资产化盘活是一个缩影。眼下,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正在荆楚大地加快推进。
湖北宜昌月山村片区养源民宿文旅康养水生态产品。(省财政厅供图)
01
旧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必须让“老本”活过来
国有“三资”,是指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国有资金。
资源,主要指国有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等6类资源,具有运营属性,是政府与市场有效衔接的关键。
资产,主要指实物、股权、债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5类资产。
资金,主要指趴在账上的“闲置和低效”两类国有资金。
湖北为何要推进国有“三资”改革?
当前,政府普遍面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刚性支出持续增长的双重压力,传统的土地财政和税收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因此,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加快建设大财政体系,是提高国有经济运行效率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当前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关键支撑。
02
深挖六类资源
让沉睡的资源醒过来
如何推进?
按照“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实现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推进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运用杠杆化”原则,湖北着力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
十二届省委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全省《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总体工作方案》,“1+8”方案体系构建成型,改革目标明确,推进工作有条不紊。
先盘点。矿产(金)、林业(木)、水利(水)、能源(火)、土地(土)、数据(数)……凡属国有的,全部“上户口”,确认、确权、确值。
再分类。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力求最大化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与效益。
推动创新。探索更多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的实现路径,努力提高“高效利用和科学处置”综合效能。
国有“三资”改革,如同给沉睡资源施行“炼金术”,不少地方取得了初步成效。
矿产资源“流转生金”。湖北联投集团盘活存量矿业权86宗;黄石三鑫公司整合矿权后,新增金铜矿储量近千万吨;武汉江夏区、宜都市利用废弃矿坑改造文旅综合体,让废矿再焕新生。
林业资源“点绿成金”。崇阳县桂花林管局首创“五权”打包出让,单宗交易金额达2.5亿元;黄梅县五祖寺林场托管7万亩集体林打造“旅游+康养+研学”产业集群。
水资源“水里淘金”。随州市、麻城市、宣恩县等依水而兴,打造文旅发展新生态;嘉鱼县开发原水贷和取水贷产品,用活水资源经营权;创新打造水利工程投建运管新模式,将鄂北一期工程注入湖北水发集团,将“引清入宜”工程注入宜昌水务公司,“活水清流”成为“现金增流”。
风光资源“山野遍金”。当阳市盘活429处公共机构及企业闲置屋顶资源,谋划分布式光伏6万千瓦;大悟县利用闲置矿山、矿坑10处,布局光伏1万千瓦,将“生态伤疤”变成“阳光银行”。
土地资源“厘土为金”。武汉市引入潮流IP与创新运营,成功将巴公房子、咸安坊等危旧老建筑打造成为旅游新地标,片区年营收由2亿元提高到10亿元以上;咸宁温泉谷、十堰东风44厂区、黄石华新1907文化公园遗产、青山楠姆工业区等让低效用地变成“黄金宝地”。
数据资源“赋智添金”。湖北港口集团开发多式联运运费贷数据产品,与2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襄阳樊城区开发教育类公共数据产品,潜江建设小龙虾产业高质量数据集,恩施“AI游利川”服务商户订单量增长40%,以“聚通用管”挖掘“数字金矿”。
湖北联投杉西磷矿顺利投产。(湖北联投集团供图)
03
多部门协同发力
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财政、国资、金融等部门紧密联动、协同发力,国有“三资”管理改革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截至9月底,武汉市国有“三资”总量突破6万亿元,累计盘活资产2061.52亿元,实现盘活收入1110.47亿元。其中,武汉市政府运用REITs推进产业园证券化,东湖高新区在成功发行光谷软件园、“互联网+”项目产业园区REITs、融资15.75亿元基础上,积极推进超10亿元其他产业园区进入发审流程,推动投资成本有效回收。
今年1至9月,宜昌市共盘活利用国有“三资”231.5亿元,实现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0.3亿元、增长30%,6个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让沉睡资源变活资本,让老包袱变新增长点,让财政的钱包鼓起来,让百姓的日子稳下来。
咸安坊等危旧老建筑成为旅游新地标。(受访单位供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