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

智慧监管技术赋能 业界推动食品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8日19:00 来源: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孙博洋)“需以科技赋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利用现代检测技术支撑营养健康精准供给,通过产学研协同筑牢食品安全底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在16日举行的新质生产力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

新质生产力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多个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就食品安全和产业发展等多个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张峰表示,新质生产力正通过智慧监管与技术赋能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新机遇。未来将从建设智慧平台、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及加强基层监管四方面着手,构建高水平治理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表示,以标准与健康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的核心在于:一是坚守安全底线,通过动态调整添加剂、推广数字标签、构建智能监测网络,为产业筑牢发展根基;二是驱动创新升级,通过高效审批“三新食品”特别是合成生物原料,为产业开辟全新增长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在谈到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质量内涵时表示,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全程可追溯;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营养需求;先进检测技术可以为食品安全和营养评价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重塑食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要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通过政府精准监管、产业协同共治与科技创新融合,构建更安全、稳定、透明的食品产业链供应链。

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首都食品安全治理的创新实践。他表示,北京已连续6年获国家食安考核A级,并通过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打造“阳光外卖”与“中央厨房+微厨房”等模式,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北京以优化服务激活产业动能,为公园、博物馆等民生餐饮点办理经营许可,并举办“营商环境会客厅”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持续以高标准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