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裴霓裳)50岁的李先生(化名)长期在国外工作,已有30年近视史的他,近期又被老花眼 “找上门”。因长时间用眼且对视觉质量要求极高,“看远不清、看近费劲” 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他,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都受到影响。多方咨询后,他决定专程从国外返回国内,前往湖北爱尔眼科医院寻求解决方案。
10月上旬,医院为李先生进行了全套精细化眼部评估。结果显示,其右眼近视475度、散光 50度,左眼近视725度,且存在150度老视相关调节不足问题;通过Pentcam等检查进一步确认,他的角膜厚度充足(中央角膜厚度约550微米)、晶状体透明度良好(无明显核硬化或混浊),眼底黄斑区、视网膜等结构未见异常,且无白内障、青光眼等手术禁忌证,眼部基础条件符合飞秒激光老视矫正手术的适应证。
李先生的核心需求是 “摆脱眼镜依赖,通过手术实现大部分时间全程摘镜”。结合他的角膜条件、屈光状态及高频近距离用眼场景,医院屈光团队排除了单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等传统光学矫正方案,也未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该术式更适用于晶状体已出现混浊的中老年患者),最终确定为其实施飞秒激光老视矫正手术。屈光专科副主任医师张娟主任解释,该手术的核心原理是“优化单眼视”设计——让优势眼(以看远为主)处于正视状态,非优势眼(以功能看近为主)处于轻度近视状态,同时引入一定程度负球差以增加景深,从而实现“一眼双用”的视觉效果。
术前,除对李先生进行常规角膜激光手术的术前检查外,医疗团队还重点检查了他的瞳孔大小、视功能、干眼状况、单眼耐受性,以及进行双眼试戴眼镜模拟评估。屈光团队在详细告知手术流程、预期效果及术后护理要点后,李先生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完成术前准备。
手术全程仅耗时10-15分钟。术后1天复查,李先生右眼远视力恢复至1.0,左眼远视力0.5,双眼协同远视力1.0,近视力达到0.63。
“以前看文件要先找近视镜,再换老花镜,现在不用摘戴眼镜就能看清电脑屏幕和手机内容,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昨日术后1周复查时,李先生反馈道,其远、中、近全程视力已能满足日常工作与生活需求,终于成功摆脱“双重眼镜依赖”。
张娟主任进一步科普,随着年龄增长,人眼调节能力(调节幅度)会逐渐下降,进而出现视近困难等症状,以致在近距离视物时,须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附加凸透镜才能获得清晰近视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老视。
临床中,老视矫正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类方法。非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配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手术方法则按手术部位,主要分为角膜手术、晶状体手术。其中,晶状体手术多用于5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或晶状体密度增高、混浊已影响视力的患者;而40岁左右老视前期至52岁老视早期的群体,因晶状体依然处于较透明状态且尚存部分调节功能,更适合选择角膜手术。
对于伴有老花的近视人群而言,在通过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摘掉近视眼镜的同时,还需避免因老视症状出现而过早佩戴老花镜。对此,屈光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生活需求,经过严格筛选与评估,合理选择不同的老视手术设计方案,开展规范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以有效提升这类人群的术后视觉质量与满意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