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潘頔 通讯员 田娟)10月24日,65岁的尹女士(化姓)在同济医院汉口院区复查,CT报告显示,双肺未见病变,恢复良好。一个多月前,尹女士在体检中发现右肺上叶胸壁旁结节影,且空洞样改变。因为家中有老烟民,自己经常被迫吸“二手烟”,她急忙拿着报告到同济医院肿瘤科咨询,医生怀疑恶性肿瘤,但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同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王南介绍,肺癌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癌症死亡原因首位,在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高达80万。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当肺结节生长到8毫米时,其恶化的风险将急剧上升。穿刺是获得肺部病灶的病理标本,明确病理诊断的主要方法。对于早期肺癌或者位置比较特殊的肺癌,穿刺活检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与手术并不是互斥的,是手术前的必要步骤,从而制定出更佳的治疗方案。

图为:医生利用手柄操作手术机器人完成介入手术
传统的CT引导穿刺,无法实时监视穿刺针在体内的运行轨迹,需不断调整进针和反复CT确认,直至到达病灶。而肺部病灶并非固定不动,它会随呼吸运动不断变化,如果病灶位于心脏大血管周边,且病灶相对较小时,穿刺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经过与医生充分沟通,医生决定为尹女士采用同济医院放射科与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研究的最新的CT实时透视引导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穿刺活检。该机器人利用CT透视技术实时引导,使医生能够全程“实时可见”地观察到病灶、靶点、危险器官和穿刺手术器械的位置关系,加以主从协同操作模式实时引导穿刺针在体内走行,再联合力反馈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医生利用手柄操作手术机器人运动即完成介入手术,让CT引导穿刺从“跟着感觉走”的未知旅程真正进入到“精准狙击”的导航时代。
9月4日,同济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张路在CT实时引导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仅用1分钟就为尹女士完成了病灶穿刺活检。随后病理结果提示腺癌。在明确诊断后,尹女士在同济医院胸外科接受了胸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反应良好。
王南介绍,在同济医院自主研发的CT实时引导介入治疗机器人辅助下,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肺肿瘤与肝脏肿瘤的活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两百余例,一针到位率97%,平均进针时间42秒,安全高效。他提醒,体检发现肺结节不一定都是肿瘤,规律随访和必要时穿刺活检,对明确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