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荆州快讯

监利样本:以劳务品牌激活返乡创业“金名片”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12:2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阳书成

近年来,监利市以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品牌培育—产业振兴—群众增收”的工作闭环,吸引能人返乡创业,扩大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劳务品牌就业承载地。劳务品牌已成为监利促进就业、返乡创业、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城乡发展的“五张名片”。从“引导式自发就业创业”向“有组织的劳务品牌回归”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10万玻铝商、10万面点师、10万缝纫工、10万水产养殖能手四支“十万大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提速。

监利先后荣获全国第三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国青年发展县域试点城市、全省就业创业先进集体、全省首批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全省技能强省战略工程示范县。《监利市“三引三力”推动劳务品牌兴产富民》成功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17个典型案例之一,为湖北省唯一。“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20个,监利占两个(监利玻铝商、监利面点师);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40个,监利占两个;湖北省重点劳务品牌90个,监利占4个;荆州市劳务品牌两个。监利还获评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10个、省级劳务品牌领军企业1家、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18家。2023年12月8日至9日,监利成功举办了全省首届劳务品牌展示交流活动。

情感聚雁:构建乡友回流“强磁场”

以“乡情”为纽带,把数万在外劳务大军转化为“创业资源”,用“精准联络+典型引路”唤醒乡贤反哺动力。精准画像强对接,建立涵盖80.1万名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按玻铝、面点、服装、龙虾加工等行业分类标注,同步动态更新“产业链需求清单”,把招商需求“点对点”推送匹配乡友,直接促成返乡项目落地。

市乡(镇)和部门负责人每年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务工集中地“走亲招商”,对接在外监利籍企业家,用“带着项目找乡友”替代“空泛号召”。典型引路树标杆,挖掘推广“玻铝领军者”彭小龙、从华尔街到麦田的“90后”海归龙定海、女硕士胡珊与丈夫杨波、“草根创业者”一号虾铺邹艳梅等典型。彭小龙带领10万监利玻铝从业者返乡,打造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吸引110家企业入驻;通过“归雁领航”专题报道、创业分享会等形式,让这些“身边榜样”成为最鲜活的“创业名片”。

政策兴雁:筑牢创业发展“保障网”

聚焦“钱、地、要素”三大创业痛点,出台“靶向性”政策组合拳,让创业者“带着想法回来,拎包就能开工”。

资金扶持解难题,推行“梯度化金融支持”,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政策——返乡创业可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额度上限达400万元,返乡创业企业最高500万元;脱贫人口、返乡创业者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可享“返乡创业补贴”5000元。今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亿元。

场地要素降成本,对劳务品牌关联项目实行“用地优先、租金优惠”——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通过“集中建设氧化车间、污水处理厂”,为企业节省前期投入60%;新沟纺织服装产业园改造闲置厂房,租金低至3元/平方米/月,较周边市场低50%以上,吸引20余家广州、武汉服装企业返乡。

政策赋能强保障,先后出台了“监利市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工作行动方案”“14条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10条支持生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立返乡创业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市、乡镇(管理区)、村(社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23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实现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全覆盖。在深圳、佛山、清远、贵州等4地设立监利市返乡创业驻外服务站,形成工作合力。

产业栖雁:打造品牌落地“主阵地”

构建“一品牌一产业集群”格局,让劳务品牌从“技能标签”升级为“产业引擎”,避免创业“单打独斗”。

核心品牌链式发展,“监利玻铝商”从单一门窗安装,升级为“熔铸—挤压—精深加工”完整链条,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2024年产值达80亿元,2025年冲刺百亿规模;“监利面点师”依托“毛市佬”品牌,建成念念食品、馅大叔食品等智能化生产线,全国近5万家门店年营业额超300亿元,纯收入达80亿元。

特色品牌多点突破,“监利缝纫工”带动500余家服装企业集聚,形成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达29亿元。“监利龙虾养殖能手”推动虾稻共作面积达108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8.24万吨,连续13年居全国榜首,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带动30余万农民和工商业主增收致富。

服务暖雁:当好创业全程“店小二”

以“全周期服务”打通创业“最后一公里”,让创业者“少跑腿、好办事、办成事”。一站式代办提效率,组建“返乡创业服务专班”,整合市场监管、人社、税务等部门资源,提供证照办理、政策申报、贷款对接“全程代办”,平均办事时间从15天压缩至4天。重点项目实行“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如湖北众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8个月,较传统流程缩短50%。

精准帮扶解难题,建立“一企一策”联企机制,针对玻铝企业“原材料采购难”,撮合南桂集团等成立供应链公司,集中采购铝锭,成本每吨降低50-100元,到货周期压缩至半小时;针对企业“融资难”困境,开展进园区、进乡镇、进企业“三进”活动,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政银企对接会等形式普及政策。如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与知识价值信用贷,截至目前,累计为115家中小企业放贷5.83亿元。

孵化平台强支撑,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园、电商孵化基地、朱河现代水产产业园等载体,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创业指导、市场推广服务,新沟福兴服装产业园孵化23家初创企业,吸纳1200人就业,青年创业者占比超90%。柘木乡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引回能人返乡投资,实现19个村(社)“一村一企”全覆盖,蹚出一条“村企联建、产业兴村”的振兴新路,其典型经验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才育雁:夯实创业发展“硬支撑”

构建“培训—孵化—引领”人才体系,为劳务品牌升级提供“源头活水”。

订单培训强技能,依托监利面点学院、玻铝学院等平台,开展“定制化”培训,如针对玻铝产业开设“铝合金节能技术班”,针对龙虾产业开设“稻虾共作班”,针对缝纫开设“缝纫工班”,累计培训2.1万人次,培育技能人才1.5万名。连续举办18届“毛市佬”面点师培训暨技能比武大赛、4届“毛市佬”面点美食文化节,以赛促学提升技能水平。

头雁孵化树标杆,组建“返乡创业导师团”,邀请彭小龙等10多名成功企业家担任导师,通过“一对一结对”“实地教学”,帮扶创业者实现项目落地。实施“青年创业扶持计划”,给予最高300万元“青创贷”,每年吸引近千名青年返乡创业。梯队培育促升级,与省“515”行动专家团队、华中农大、武汉轻工大学、三峡大学和长江大学等“校地合作”,研发玻铝精深加工技术、面点速冻工艺,推动玻铝企业向高端型材转型,工业型材占比超50%。支持龙定海食品等企业开发富硒挂面、小龙虾拌面等新品,实现从“传统手艺”到“现代工业”的跨越。

监利市“五雁工程”的实践印证:情感是“引雁归巢”的黏合剂,需以精准联络凝聚乡贤力量;政策是“稳雁安巢”的定心丸,需以精准滴灌破解发展瓶颈;产业是“兴雁筑巢”的压舱石,需以集群发展搭建成长平台;服务是“护雁暖巢”的润滑油,需以全周期保障扫清障碍;人才是“壮雁离巢”的动力源,需以技能升级强化核心支撑。这一模式让劳务品牌从“就业金名片”蜕变为“县域经济增长极”,为劳务输出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