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艳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对荆楚文化高度概述,对让“古文字活起来”一直高度重视。
荆州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文博研究馆员,多项国家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杨开勇,以《家住长江边楚简越千年》为题演讲,对荆州新出土战国楚简进行概述,并特别分享了荆州出土楚简的“七最”。

他说,汉字源远流长,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字,到战国秦汉至两晋时期的竹木简牍,“文字的载体有变化,但是承载的文化一脉相承。”
据他介绍,中国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其中,长江流域以湖北出土简牍最多,而荆州出土的楚简数量4100余枚,占全国的32%,湖北的64%。
“荆州有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楚简,它们有哪些之最呢?”杨开勇分享了荆州出土楚简的“七宗最”,依次为:荆州拥有单座楚墓出土竹简数量最多、典籍类文献最多的秦家嘴东周墓地,数量约1800枚,字数约3万字;拥有迄今考古发掘出土最全版本的楚简《诗经》,其存诗数量最多、文本结构最完整;出土发现了最完整、最早的楚简《吕刑》,最早的楚简“乐”,以及记载了楚文王首次位列“春秋五霸”的楚简,还拥有最早的乘法口诀楚简“九九术”,最早的楚简“药方”和“字谜”。
杨开勇自豪地说:“荆州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数量大、内容丰、价值高,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荆州博物馆已出版战国秦汉简牍研究专著《楚系简帛文字编》等十余部,发表《湖北荆州王家嘴 M798出土战国楚简〈诗经〉概述》等简牍学研究论文数百篇。
(图片由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