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该如何同自己的人生告别?
2025年秋天,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患上肺癌的71岁老人阿虎决定举办一场生前告别式。
亲人邀请得少,来的大多是朋友。不要眼泪、拒绝礼金,阿虎准备了香肠、瓜子、豆干、板凳等,全当老友唠嗑。不用穿黑色、不用严肃,阿虎希望开开玩笑,轻松一些。他还想听听好友对他的评价,临走时每人给他献上一束菊花。

周泉虎笑着出席自己的生前告别会(受访者供图)
阿虎在三墩老照相馆工作了45年,镇上的人们几乎都在他这拍过照片。他拍过百日,也拍过百岁;拍过结婚照,也拍过遗照;拍过相聚,也拍过别离。上万张照片贴满照相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到2025年,从玻璃橱窗到木门、墙壁,老的褪了色,新的又覆盖上了旧的。
以往,阿虎总是站在摄像机背后,见证他人的生离死别;人生头一遭,他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被那么多人关心、围绕。“我的肉体也许会痛苦地死去,但灵魂已经知足。”他说,人生在世,最后留下这么多情谊,足矣。
生前告别
“人生的寿命呢,是越来越短了,老实说,几十年前一个人一碗面能够吃光;后头呢,吃半碗了;到最后了,吃了这么一点点。”
杭州城骤然入秋。办人生告别式前一天,阿虎又回到了工作45年的三墩照相馆。
他有很多事情要忙:工人来店里维修电路,阿虎要检查店面安全,叮嘱要“保证一百年不起火”。还要交代徒弟曹梦琪,水龙头坏了要怎么办,怎样滚动卷轴才能更换不同的背景布。爬上通往二楼的狭窄木梯,他叮嘱曹梦琪,婚纱要定期拍拍灰。

三墩老照相馆,又名周泉虎人文照相馆
每隔一段时间,阿虎都会修缮照相馆。钨丝灯上蒙上一层布,便是打光灯,错综复杂的开关,自己拉设。拍照的场景,被几道墙面分隔成不同的主题:宫廷风、书房、古代小姐的闺房。拍下的肖像照,阿虎一张张贴满橱窗,里面有香港明星和杭州电视台女主持人的照片,也有平凡的面孔,蔓延至门槛上、柱子上、柜台上,新的覆盖了旧的,却很少有他自己的。他打印了自己的遗照,最后也没能找到放置它的合适地方。
然而房子也在迅速老化,漏雨的屋顶修了又补,人体模特的断肢丢弃着,柜台前的椅子坐不稳了,塑封机加热时老出问题,摆放塑料花朵的木板粘不牢,用来修图照片的台式电脑早已经卡得开不了机。一同老去的,还有他的身体。2024年6月,阿虎确诊了肺癌晚期,身体每况愈下,来店里一趟,回去就要昏睡几天。
他在门口贴上“停业”二字,不得不承认自己开不动了。“热爱摄影喜欢来开店的,可以来联系我,总想把店继续开下去的。”
28岁的曹梦琪被这句话打动。几个月前,她因为对老照相馆感兴趣,就前来探访,偶然认识了来开门营业的阿虎。当时她提出想到店里帮忙,阿虎当时没答应。5月,阿虎主动找到她,想让她来试一试,他把钥匙交到曹梦琪手上,然后郑重地将她的电话号码贴在了“停业”两个字上面。

阿虎的工作间里也贴满了照片
阿虎把病历发在朋友圈,邻友在路上追上他,和他说癌症要去上海看,效果好。他询问了一圈,好友小刚马上介绍上海肺科医院的专家。但专家说,没法做手术,建议还是在老家化疗,“效果比住院好”。化疗8次,针管插进颈部左下方,痛得麻木。
生病两个月之后,他听医生讲,“你现在要吃什么就吃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预感“反正要死的”。好友说等他好一点,要来看他。阿虎不想搞得悲悲切切,脑子里有了一个念头——等空下来的时候,一帮朋友聚一聚,聊一聊他的一生。
一开始,阿虎想躺在棺材里,办一个生前的“追悼会”。母亲的葬礼上,一群人围着母亲的棺材走,献花圈,对她说话。他想在生前看到那一幕,想听听自己还在世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评价。
这个念头太“先锋”,就连棺材铺的老板也忌讳。阿虎猜测,“他听到就不来了,觉得我睡在他的棺材里办这个,不吉利。”他想邀请亲人来参加,但朋友说,“太残忍了,相当于是二次伤害。”
“你这样搞,人都吓跑了,不会来的。”老陈挨着阿虎开了大半辈子的针灸馆,他劝说,不如按照电影《非诚勿扰2》里的主意,办一场轻松些的生前告别会。电影中,孙红雷扮演的角色李香山同样患上了癌症,病入膏肓之时,选择跟亲友坐在一起话别。
2024年5月,朋友戴骏接到阿虎发来的微信,想办一场生前告别会。“好”,戴骏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事,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人生匆匆
“多活一天算一天的,有限的时间,要做难忘的事情。”

阿虎在三墩照相馆(受访者供图)
戴骏和阿虎相熟的契机,缘于他为三墩镇制作口述史。
老一辈人记得,几十年前,三墩镇还是繁荣的市场中心,沿着河流两岸,常有集市、人挤人的场面,庙前街则是三墩镇的商业中心,格外热闹。据《三墩庙前街口述史》,三墩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宋代时,一度成为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还曾有小上海之称。
三墩镇被一条河流穿过。人们在岸边喝茶、端午划龙舟、农历七月三十点地蜡烛。孩子们打弹子、撇洋片、躲猫猫。夏天的夜晚,老人、孩子在河边乘凉,讲笑话、听故事,嘻嘻哈哈中,忘了炎热。
时代向前走,周围长出了林立的高楼,夹在新修建的高校、西湖科技园之间,三墩镇逐渐褪去颜色,显得破败不堪。2024年,庙前街即将升级改造,走到了被遗忘的岔路口,三墩文化站在庙前街租了一处铺面,请十几个老人前来讲故事。镜头对准他们,和他们身后正在消逝的三墩文化。
“照相馆阿虎”是三墩镇上的老友们对周泉虎的昵称,镇上的人们大多在他这里拍过照片,因此也成为口述史采访必不可少的部分。戴骏还记得,2024年8月,周泉虎已生病两个月,他到照相馆做口述史的采访,听闻老爷子曾拒绝过记者的采访,中途也几次暗示不想继续,但戴骏觉得,他的故事非常精彩,便耐心引导他讲述。

三墩镇被河流穿过
周泉虎的爷爷是桐庐人,只身来到杭州闯天地做裁缝。父亲是次子,抗战时期丢了工作,逃难时被抓壮丁,他个头不大,被安排做电报员,后来接到上头命令,要求他上前线,父亲便跑掉了,一条河一条河扑到三墩。
老一辈的人说,周泉虎的父亲到三墩时,一件破衣服、一条裤子,身上全部被树枝扎破、血淋淋的都是脓肿,后来靠着卖香烟起家,育有五个子女,周泉虎是最小的一个。
7岁时,周泉虎搬到庙前街居住。门前是一条河,两层的小平房,下面做生意,楼上烧饭、睡觉。小时候,由于父亲鼻子患有疾病,阿虎总是被叫做“红鼻头阿毛的儿子”。“当时我感到很耻辱,跑掉了。”周泉虎在口述史中回忆道。
二十几岁时,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的周泉虎,偶然被三墩老照相馆的女师傅看中,让他来当学徒。“我个子又小,长相又难看,我想师傅怎么会看中我呢?”周泉虎以为,兴许是因为师傅喜欢认真负责的。师傅严格,周泉虎从修照片底片开始,慢慢上手人像摄影,小到什么样的天气用什么样的灯光,大到不同的人要拍出他的气质。“肖像之精髓,气质风骨为要,漂亮为次。”
不久之后,师傅离开了照相馆。周泉虎开始一个人跑业务,“那时开始觉得父亲一个人创业的不易。”当时很多人换证件,需要拍证件照片,周泉虎接到大单,去厂里给人集体拍证件照。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周泉虎骑的车翻了,给几百人拍摄的底片掉进了水里,他第一反应不是检查自己受伤,而是赶紧回照相馆挽救,但为时已晚,第二天到厂里负荆请罪,幸而老板一笑了之。
“我身体底子不好,20岁就生过一场大病,瘦成皮包骨。人又生得矮小,是兄弟姊妹里个头最小、最不被看好的。二十多岁时,母亲张罗给我介绍对象,我这样子有哪家姑娘看得上?”阿虎对极目新闻记者说,从21岁开始,他就觉得余生的每一天都仿佛是多得的:“多活一天算一天的,有限的时间,要做难忘的事情。”一开始搞照相,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后来因为不会做别的,一边守着店一边玩,竟然也开了这么些年。
2022年,因为网红探店潮,三墩老照相馆“火”了一阵子,很快又归于平淡。阿虎也学着年轻人,在朋友圈转发拍摄店里的抖音视频。直到去年确诊肺癌后,他终于决定告别老店。
曹梦琪注册了三墩老照相馆的小红书、抖音账号,也吸引来不少粉丝。7月,戴骏把想办一场告别式的消息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一时间引来了三千多网友的点赞,有人找出自己小时候在这里拍摄的照片。还有人说,想再去找老爷子拍一张照片,没想到已来不及。
不说再见
“一个人的一生,好坏最后决定了。看见了这么多亲朋好友帮助我,证实了我做人总算是不错的。人在为梦想奔跑的时候,难免忽略了亲朋好友的关注与关心,夏夏(谢谢)大家。”
10月23日下午2时,生前告别式这天,一向冷清的三墩镇庙前街变得热闹起来。四十多名宾客来到现场,有阿虎的邻居、发小、同学,也有一起炒股、研究古玩的朋友。阿虎也在签到本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生前告别会现场来了很多人(受访者供图)
提起阿虎拍摄的照片,很多老邻居仍有印象。小卖部的李阿姨掏出手机里女儿的照片,分别是百日、3周岁、6周岁、7周岁,如今女儿已经工作了;针灸馆的陈师傅家里摆放着父亲的百岁寿辰照片,还有那时一起拍摄的全家福以及遗照;三墩中学同学聚会出游,集体照里,阿虎和发小老来看起来还年轻。
老来和阿虎是5岁时就认识的老同学。看到阿虎把邀请函发到同学群里,一开始他不敢来,“好多同学都老了,避讳。”他也不忍心,“等于说跟他永远说再见嘛”,但后来转念一想,“阿虎高兴最重要”,便也和老同学相约,欣然前来。

阿虎(左)和好友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阿虎坐在第一排,精神十足,笑眯眯地等着台上的人评价他。
友人说,阿虎没事就鼓捣摄影、蟋蟀、炒股、古玩等,“一生乐在其中”。也有人评价,阿虎“小身板、大能量”。令人意外的是,阿虎最小的亲姐姐也来到了现场,她提前两天开始写演讲稿,改了又改。一上台,她的眼睛就不自觉地湿润了。
“致我的弟弟阿虎:去年上半年得知你生了重病,需持续介入治疗时,我的心即刻变得沉重起来,你要吃苦头了。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一旦碰到亲近的人便想回避。而你是比较豁达的,有着直面人生任何阶段的勇气。我今天来不仅要支持你,还希望从中获得力量,有助于自己顺利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如果让我只能选择一种与亲友告别的形式,那么我也就像你一样选择今天的这种形式……阿虎,你的为人处世,虽不曾有惊天动地,但是你已经活出自己特别的人生,可以说:不枉此生!阿虎,我为此生与你有手足之情而感到欣慰,感谢命运,感谢你!最后,再次希望阿虎能多多保重珍惜自己,我们还有再见又再见!我们之间的牵挂是一生一世直至永恒。”
轮到徒弟曹梦琪时,她说,师傅的“嘴和眼睛一样毒”。写讲话稿时,曹梦琪曾问周泉虎,要不要说得正式一些,他说不用,你讲点好玩的。
“这几个月,阿虎每次到店里都是突击检查,因为他的精神就跟创作灵感一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假如今天睡醒觉的状态不错,就赶紧给大家发消息通知今天要到店里来。然后我就会看到店门口你来我往,坐着一群老头抽着烟、吹着牛、谈笑风生,个把月可能就见这么一次。当然,还有很多慕名前来找阿虎的,这时候他就会说,抓紧时间,赶快说,我好像快没有力气了。我有时候觉得这也很像他的一生,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尽力创造一个个美的瞬间,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曹梦琪这样评价师傅。
告别式最后,阿虎感谢了来参加的所有人。“人在为梦想奔跑的时候,难免忽略了亲朋好友的关注关心,夏夏(谢谢)大家。”人们向阿虎赠送一束菊花,然后拥抱、合影。

人们和阿虎献花后拥抱(受访者供图)
记者问阿虎,这大半辈子留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回答,人的情感、人的友谊。“像我这种人,到我这个年纪,亲朋好友一般都散掉了,没有几个人来看你、关心你,这是真话。”人生他看得明白,老去是一个和周围人失去连接的过程,“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来送我,证明我做人做得不错。”
当晚,阿虎提前张罗了一桌菜,请老友们下馆子。他们说说笑笑,直到天黑,盘里的菜都吃光了,老友们唱起老歌,歌曲里有年轻时的悸动、遥远的相会,也有一生健康、幸福美满的祝福。几曲唱罢,他们约定好80岁还在一起唱歌,互相道别,然后转身消失在寒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