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云南旁中心注视弱视患儿千里求医,两个“爸爸”携手共破难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20:4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余瑛)在眼科疾病的领域中,旁中心注视弱视犹如隐匿的 “顽疾”,让众多患儿家庭陷入困境。小新,这位来自云南偏远县城的 5 岁男孩,其求医之路便是这一困境的真实写照。

小新父母在 2 年前发现孩子走路时常摔跤,心急如焚的他们带着小新辗转多地求医,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始终不见成效,绝望的阴影逐渐笼罩这个家庭。直到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了解到武汉华厦眼科医院的戴鸿斌院长是旁中心注视弱视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被众多患儿家长赞誉为该病症治疗的 “终点站”,这才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

小新是云南少数民族——布朗族,当地盛产普洱茶,一家跨越千里,搭乘飞机奔赴武汉。抵达武汉后,顾不上吃饭洗漱,便直奔武汉华厦眼科医院。当他们见到戴鸿斌院长时,已是下午 4 点半。

wechat_2025-10-28_193226_640_副本.png.png

(小新第一次来武汉,戴鸿斌院长面诊中)通讯员供图

戴鸿斌院长深知旁中心注视弱视治疗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对每一位前来求诊的患儿都亲诊把关。他亲自为小新进行筛查,凭借亲研的诊疗设备,仅用 1 分钟就精准判断小新是旁中心注视弱视,但难度却是罕见的。

小新左眼的注视点在 5 环以外,属于旁中心注视中纠旁难度最大的一种。不仅如此,小新还伴有斜视,且做过先天白内障手术,眼内人工晶体会反光,这无疑增加了戴鸿斌院长纠旁的难度。但凭借30年+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素养,戴院长认为这些困难尚可克服。

然而,更大的难题是,年仅 5 岁的小新布朗族语言流利,但因未系统学习汉语,与戴院长沟通存在障碍。可纠旁过程需要小新清晰听懂并理解指令,关键时刻,小新姑姑挺身而出,充当翻译。即便如此,仍需戴鸿斌院长具备超乎常人的耐心与沟通能力,否则小新很难配合治疗。

面对重重困难,戴鸿斌院长迎难而上,运用独创的“眼科戴氏 7S 疗法”,耐心地向小新父母解释治疗方案,从 “被动后像疗法” 的原理,到独创的多模式遮盖方案细节,一一讲解清楚。

问诊+方案制定,花了近1个小时,小新爸爸终于搞清楚儿子眼睛情况及后续治疗的花费、周期等。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戴院长能受到众多患儿家长的信赖。

在后续的纠旁过程中,戴鸿斌院长每天运用专业设备,结合 “被动后像疗法”,为小新进行精细治疗。每一次操作,戴院长都亲力亲为,一字一句教小新汉语,确保治疗精准无误。

小新的父亲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在武汉找了一份夜班工作,白天陪孩子在医院训练,夜晚去工厂打螺丝。戴鸿斌院长看到这位年轻父亲的艰辛付出,由衷敬佩,贴心地为小新爸爸准备了休息场所,并关怀道:“训练的时候孩子交给我,你好好休息,别为了孩子把自己身体累垮,我会把小新当成自己孩子照顾。”

闲暇时,小新把戴鸿斌院长当成另一个 “爸爸”,趴在他身上开心玩耍。两人之间逐渐建立起沟通默契,即便小新汉语表达不佳,戴院长也能立刻领会他的意思。

就这样,在戴院长悉心治疗与小新父亲的全力陪伴下,2 个月的纠旁训练过去了,小新已经能准确找到自己的正确的注视点,终于看到希望,这让小新父母兴奋不已。

常言 “医患一心,其利断金”,两个“爸爸”携手,只要医患携手,定能战胜孩子的眼病。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