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

绿水青山育“红珍” 小菌子撑起亿元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17:26 来源: 人民网

当地农户正在清洗红锥林菌。受访者供图

时值深秋,广西浦北连绵的红锥林已过了菌菇盛产的季节,但当地的“红火”事业并未停歇。在广西浦北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菌香。“采摘季结束了,但销售和品牌推广正是关键时期。”龙门镇广西浦北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加工、销售基地负责人陈能波说:“这朵无法人工栽培的‘南方红参’,正从这里的生产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餐桌。”

红椎菌,俗称红菇,是一种与红锥、白椎树根共生,只在特定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下才能生长的野生食用菌。在浦北,红椎菌产业近年来已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数据显示,2024年浦北县红椎菌产量达810吨,产值达4.86亿元。

“红椎菌非常‘娇贵’,可以说它只认浦北这片山水。”广西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赖崇健站在林间解释道。这种珍稀菌类必须与红锥、白椎树的根系共生,对气候、环境和土壤要求极为苛刻,至今无法人工栽培。

浦北县坐拥38.4万亩天然锥林,其中红锥林面积达26.1万亩,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菌库。这片绿水青山,如今真正成了浦北人民的“幸福靠山”。

“红椎菌可是个营养宝库。”赖崇健拿起一朵干菌介绍,“它富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抗癌物质硒含量很高,所以才有‘南方红参’的美誉。”

在浦北,“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菌农凝聚成了产业共同体。

“我们的红椎菌从‘土特产’变成了‘国字号’品牌。”陈能波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去年卖出3万多斤干货,均价五百多元,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六十多个就业岗位。

如今,龙升合作社入社农户达330户,建立红锥林基地8500多亩,辐射带动全县1.5万多户农户共同发展。

2011年,浦北荣获“中国红椎菌之乡”称号;随后,红椎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的打造让这朵“深山珍菌”身价倍增。

“龙升牌红椎菌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陈能波自豪地说。近年来,产品先后在中国—东盟博览会、香港推介会等大型展会上亮相,赢得众多海内外客商的青睐。

“这片林子是祖辈留下的财富,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广西钦州浦北县龙门镇林塘村村支书容家良望着连绵的锥林动情地说。近年来,通过改良红椎菌生长环境、增加林地湿度、人工营养补给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促进红椎菌增产增收,平均亩产达100公斤。

这朵小小的红椎菌,正带着大山的馈赠,从浦北的绿水青山间,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