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窦胜
垃圾分类回收,最后都去哪儿了?生活垃圾如何回收利用并“变废为宝”?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爱回收·爱分类荆州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参观(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近日,湖北省荆州市城管执法委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企业开放日第二场探访活动,来自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近50位居民代表前往2家循环经济企业和智慧城管信息中心,沉浸式感受荆州市垃圾分类的全流程、全链条和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最新成果。
党建引领,让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房投·十方庵小区是十方庵社区的还迁小区,去年底,该小区启动“撤桶并点”改造。小区内原有的8处垃圾桶合并成了3处垃圾分类亭,并拆除34处果皮箱。
“新垃圾亭功能分区很实用,投放标识也很醒目,居民能直观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十方庵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小红对极目新闻记者说,垃圾分类亭投运后,优化了垃圾投放环节,让垃圾分类的效果更明显。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工作人员在指导房投·十方庵小区的居民使用智能可回收物箱(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今年1月,该小区引入再生资源回收箱,居民只需微信扫码,便可将可回收物投递至回收箱,赢得积分后可兑换提现。
“这是荆州中心城区最早投运智能回收箱的小区。”郭小红说,目前,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有了明显提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十方庵社区经常性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重点为居民讲解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及“两桶一袋”的基本概念。
“像纸张、塑料盒、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不可回收物,大家基本能实现自觉分类投放。”郭小红说。

10月31日,活动主办方向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发放“两桶一袋”(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南湖小区是十方庵社区中典型的城市老旧小区之一。近年来,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郭小红说,南湖小区成立功能型党总支,从48名小区党员中选优配强11名党小组长和38名楼栋长,吸纳26名骨干志愿者参与,形成了“党总支——党小组长——楼栋长——志愿者”的联动治理格局,党员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正在这座仅有简易物业的老旧小区蔚然成风。
循环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后怎么处置呢?”“垃圾分类有什么必要呢?分好了,又被混装……”南湖小区的居民不禁提出类似的疑问。
为强化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10月31日上午,荆州市城管执法委组织南湖小区近50名居民代表来到爱回收·爱分类荆州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参观。
极目新闻记者在该分拣中心大仓看到,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废品纸箱、废旧鞋子等可回收物被精细化分类后压缩成1米见方堆放,等待下一环节的回收利用。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爱回收·爱分类荆州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参观(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大家请看,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物,都能在这里‘变废为宝’。”该分拣中心运营负责人卢阳介绍,目前,爱回收·爱分类荆州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重点回收纸类、金属、塑料和织物四个大类可回收物,还包括办公废纸、旧书、塑料玩具等,“居民只需做好初级分类,我们的生产线就可细分成25类,他们都能回收利用。”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爱回收·爱分类荆州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参观(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卢阳还现场演示再生资源回收箱的使用方法,“手把手”教居民操控智能回收箱。
“纸盒投进去,手机微信就有积分,积少成多,垃圾也能‘生钱’了。”南湖小区居民毕建英说。
来到荆州市金誉圆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誉圆祥公司”),参与活动的居民沉浸式参观了公司生产线和荆州市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荆州市金誉圆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孙必胜介绍,金誉圆祥公司承担了荆州中心城区约120万居民产生的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粪便垃圾的回收工作,通过先进的技术工艺,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将回收的垃圾转化为绿色清洁再生能源。
据荆州市城管执法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共清运垃圾量123.68万吨(其中城市68.09万吨、农村55.59万吨),厨余垃圾8.29万吨,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荆州市金誉圆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我们已开通13条收运线路,餐厨垃圾日均收运量145吨,中心城区实现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孙必胜说。
数字赋能,让垃圾分类更智能
在金誉圆祥公司的中控室,13条收运线路的动态信息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供企业生产实时调度,这些信息也实时同步到20公里外的荆州城市大脑。
来到荆州城市大脑二楼的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智慧环卫子系统实时同步和监控全市环卫企业的动态数据。

10月31日,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正在运行(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已形成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围绕城市治理主要职责,平台集纳了智慧市政、智慧环卫、智慧园林、综合执法、建筑垃圾、共享单车、城市停车等9个子系统,支撑城管部门行业监管工作需要。
“中心城区4个垃圾处置厂的运输车次、地磅数据实时接入平台。”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主任闵涛介绍,借助智慧环卫子系统,各垃圾处理厂的垃圾处置量占比、进厂量趋势等一目了然。
此外,全市16家环卫企业的375辆环卫车也接入了北斗定位系统,智慧环卫子系统可实时监控车辆轨迹、速度、报警信息。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荆州市智慧城管信息中心参观(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目前,荆州市正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参与分类的主体主要包括1085个小区和501家企事业单位。数字赋能,正让垃圾分类变得更智能。
闵涛说,以爱回收·爱分类荆州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为例,其投放的408台再生资源回收箱,已覆盖中心城区14个街道的240个小区,数字化手段可实现可回收物从源头分类到资源再生的闭环管理,实现从投递到分拣的全链条数据溯源。

10月31日,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十方庵社区南湖小区的居民代表在体验再生资源回收箱的使用方法(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据介绍,智慧环卫子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城市环卫全要素资源,建立包含智慧公厕、环卫车监管、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管理、垃圾分类监管等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了环卫管理从传统人工模式向现代化数字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我们期待通过数字化手段最终助力垃圾分类落实落地,共同创造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时尚。”荆州市城管执法委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窦胜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