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左雨婷

季华三五〇九的生产车间
10月31日上午,“中省媒体行·必须是孝感”采访团来到汉川市马口镇,走进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探访这家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它的蜕变是孝感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优质企业雁阵梯队的成果展现。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技术上不断升级换代,目前正迎来快速发展期。”穿行在洁净明亮的现代化纺织车间里,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马口镇濒临汉江,历史悠久,因传说三国时关羽在此系马休息而得名。1950年在此建厂的三五零九,是湖北纺织产业的重要成员。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中国棉纺织行业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这家在抗美援朝中诞生的企业,陈列室里满墙荣誉。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当时的中南军区军需生产部接受了为志愿军生产军袜和毛巾的任务,于当年10月建立后勤物资保障基地,经实地勘察后选址于较为隐蔽、水陆交通便捷的马口镇白虎岭。抗美援朝期间,共生产军袜、军用毛巾800多万件。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零九工厂。
在“军品第一,质量第一”的要求下,到上世纪80年代,三五〇九创造了十多个军优、部优、省优产品,成为全军唯一进行专业化纺织生产的国家二级企业。
改革开放后,三五〇九逐步脱离军需的“襁褓”,成为一家纯市场化企业。2007年,工厂改制为际华三五〇九纺织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作为上市公司旗下资本随际华集团在A股上市。
过去,无需担忧销售,完成上级下达的军品生产任务即可。而体制改革后,产品几乎全部转为民品,订单“不找首长找市场”。在改制过程中,三五〇九啃硬骨头、涉深水区,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竞争中激发了创新活力。
“这是从德国引进的9台高速高产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在纺纱车间,9条生产线安静有序运转,看不到一丝乱飞的棉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纺纱已实现智能化生产,整个车间9条生产线每班仅需3名工人。
近年来,三五〇九先后从日本、美国、比利时和德国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特宽幅喷气织机、浆纱机、自动穿筘机、气流纺纱机等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技术改造带来效率提升,在产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工人数量不断减少。
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竹纤维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公司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3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36项。2019年,公司“高支高密高档家纺面料工业设计中心”获“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称号,两大产品获得中国棉纺织行业推荐“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同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企业”。
2020年,公司“应急救援防护纺织品联合创新中心”被评为孝感市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2021年,公司申报的“特种环保滤料基布生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为“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被省经信厅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被国家经信部授予“绿色工厂”称号。公司新产品“抗菌防静电面料、吸湿排汗防静电面料”强势入围“利泰·2024 年度中国棉纺织行业创新产品”目录。
2024年,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应急救援防护纺织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成功通过复评以及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同时顺利通过“湖北精品”标准先进性评价。2024年公司实现工业产值48,165.46万元,完成税收400万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