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贝兰)“呼吸,原来也可以这么轻松。”国庆期间,远在恩施的75岁刘爷爷,通过手机微信,向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发来一段与一家人欢聚一起的幸福视频。谁能想得到,老人二个月前还因复发性多软骨炎导致的气道塌陷、呼吸衰竭而气管插管住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生命垂危。如今,三个气道硅酮支架稳稳“撑起”了狭窄的气管和支气管,让他重获新生。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罕见却凶险的自身免疫病,患者气管软骨环会逐渐被破坏,导致气道软化、塌陷,最终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由于发病率低、症状隐匿,许多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面对这一“沉默的杀手”,高宝安带领团队,用精湛的技术和果敢的判断,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今年7月,刘爷爷在恩施州中心医院气管插管半个多月无法拔管。当老人被救护车转送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后,高宝安第一时间为老人实施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患者气管及双侧支气管明显狭窄,软骨环几乎消失,大量脓性分泌物堵塞气道。痰液培养显示,老人还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预想的更为复杂。为了尽快拔除气管插管,同时考虑老人咳嗽较弱、咳痰无力,高主任迅速为刘爷爷在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分别置入了三个金属裸支架。第三天,刘爷爷的气管插管顺利拔除了。
金属裸支架,虽可暂时撑起患者的气道,但容易生成肉芽组织,导致气道再次狭窄。一周后给刘爷爷复查支气管镜发现,三个支架里面肉芽生长明显,面对着两难的窘境,高宝安一时也陷入了困境。随着病情的反复,患者家属逐渐丧失了希望,甚至管床医生也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老爷子其他脏器都不错,就是气道软化,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我们一起搏一把?”高宝安轻言细语地和患者家属沟通,得到了患者老伴及儿女的认同,决定放手一搏。
能够长期放置,只能是硅酮支架,但是放一个Y硅酮支架,支撑整个气道,那对病人来说,排痰绝对是个大问题,尤其对于70岁以上古稀老人,很可能术后死于痰堵窒息。连续思考、反复推敲,结合以前此类患者的治疗经验后,一个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在高宝安脑海中形成——先将左主支气管的金属裸支架为更换直筒硅酮支架,待老人适应一周后,将右主支气管金属裸支架更换为直硅酮支架,再经过一周的适应,第三周对刘爷爷行气管切开,置入安全T管,保证气管通畅。按照计划,经过家属的信任配合和医护团队不懈的努力,奇迹般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老人呼吸逐渐顺畅,从卧床离不开呼吸机,到扶床站立,直到搀扶可以慢慢活动。住院一个多月后,刘爷爷坐着轮椅出院了,那一刻,高宝安和团队成员以及患者家属都开心不已。
有了成功的“第一次”,高宝安团队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了第二例、第三例复发性多软骨炎病人身上。武汉市黄陂区40多岁的张先生治疗后,自己开着车回家了;新洲区阳逻街道的60岁李女士,从坐着不动就咳嗽气喘,到生活可以自理。
在高宝安的从医生涯中,类似这样的“生命重启”故事还有很多。他说:“每一次成功救治,都是医患合作、团队协作的体现。对于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患者,我们需要向全国推广我们的救治经验,帮助到更多陷于绝望中的患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