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抬钢筋、打螺丝、送外卖,22岁大学生坚持寒暑假打工挣生活费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09:25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何尚蓉 雷天娇

一头是窗明几净的大学教室,一头是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一双手既能精准敲击钢琴琴键,也能稳稳扛起沉重的钢管。近日,22岁大学生柳伟东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双面人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人笑称他“做体力活都练出了腹肌”,更多人则被他那份坚韧与孝顺深深打动。

这个乐观的小伙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目前是江汉大学的大三学生。不同于许多大学生,他在课余尝试了多种兼职活动,如工地搬钢筋、工厂拧螺丝、送外卖、分拣快递等等,用乐观和拼搏书写别样的大学生活。

高考后每个寒暑假都做兼职

视频里,两个画面被剪辑在一起:一段是他在学校讲台前自信发言,另一段则是他头戴安全帽,在工地上挥汗如雨。这位来自贵州铜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03年土家族小伙,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体验了许多同龄人未曾经历的生活。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外向,在宿舍待不住。”柳伟东告诉记者,从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起,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足迹遍布广东的快递物流点、工厂流水线和建筑工地。进入大学后,他的寒暑假和周末也几乎都被兼职填满:在富士康“打螺丝”、在工地抬钢筋搭架子、在雨夜骑着电动车送外卖……“下雨的晚上去送外卖,每单外卖能赚到更多的钱,我也没觉得有多辛苦。”柳伟东说。

不过,起初他也曾差点没能坚持下来,高考结束后在广东一物流快递公司分拣快递时,一整夜的劳动让他有些吃不消。“刚开始是比较难,挺辛苦,但是坚持着就坚持下来了。”柳伟东回忆。不过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无意间为他塑造了一副好身材。“没有特地去健身房,腹肌就是日日夜夜抬钢管干出来的。”他笑着说。

尽管课余时间大多被兼职占据,柳伟东在学校里并不孤单。他特别提到,老师和辅导员平时对他非常照顾。“辅导员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之前我感冒了,老师还特地给我送药,让我觉得很温暖。”柳伟东说。

挣的钱给爷爷奶奶买新衣服

然而,这个在工地上吃苦耐劳的小伙,却有着另一个柔软的内心世界。他十分热爱音乐,靠着旁听和向朋友请教,从只会单手弹简谱,到如今已能识五线谱,弹奏《花海》《晴天》,甚至学会了演唱意大利经典曲目。“我觉得记录生活很有意义,很多年后拿出来看,感觉会完全不一样。”柳伟东说。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努力时,柳伟东的语气变得沉稳。他告诉记者,母亲在他初一那年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在广东开货车,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他和哥哥、妹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我家有三姊妹,我作为男孩子,肯定想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柳伟东说,他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基本靠自己赚取,父亲只需负担学费。他粗略算过,这几年靠自己双手挣了“小几万”,除了用于学业和日常开销,每年回家他都会带一直生活在村里的爷爷奶奶去县城玩,给他们买新衣服和好吃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坐公交,我想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时候可能很想逃离大山,但越长大越觉得在山里待着很舒服。”柳伟东坦言,城市的生活并非他的最终追求。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他,不仅学会了干所有农活,还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唢呐、长号等家乡民俗文化。他骄傲地向记者介绍家乡的空心梨、“九大碗”宴席和舞灯民俗。

谈及未来,他有着无比坚定的梦想:“以后我想回到乡村基层,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支教或者帮他们带货的形式,让家乡的农产品和民俗文化被更多人看见。”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