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志威 王荧明)“那次谈话真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了!人家递包烟、请顿饭,看似小事,实则是往坑里带我。”近日,谈起不久前组织部的约谈提醒,京山市一名“90后”乡镇干部至今心有余悸。如今,他对项目承包方的“小意思”一律坚决拒之门外。
近年来,京山市紧盯年轻干部易出问题的“风险点”,不开“天窗”、不留“暗门”,用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体检式”监督,为他们系好廉洁“安全带”。
监督并非泛泛而谈。京山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纪委监委,把监督探头对准“微信红包、吃请往来、私车公养”等12种具体情形,列出“负面清单”,让年轻干部清楚知道哪里是“雷区”。通过单位日常报、群众公开提、部门联动查,像做CT一样为年轻干部精准扫描,及时发现“小毛病”。
发现问题不是终点。京山建立起“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苗头性问题“黄色提醒”,发短信、勤敲打;倾向性问题“橙色预警”,面对面谈话;轻微违规问题“红色纠治”,责令整改、不留情面。同时,推行“导师帮带制”,挑选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既在业务上传帮带,更在思想上常引导,让年轻干部在成长路上有人引路把关。
监督结果直接挂钩“前途”。今年以来,已有3名干部因“体检”不过关被暂缓提拔,2名整改不力的干部被调整岗位。“严是爱,松是害。组织提前咬耳扯袖,是防止我们小错酿成大祸。”一位受过提醒的干部坦言。
如今在京山,这种“体检式”监督已成为年轻干部管理的常态。大家普遍感到,身上的约束感强了,心中的敬畏心足了,脚下的成长路也走得更稳、更正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