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设计之都武汉 绽放创意盛宴 ​ 双年展带你漫游城市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07:36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叶嵘 实习生 田万石 通讯员 李玉华

11月1日,双年展宣传日在充满老武汉风情的延庆里拉开帷幕。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双年展打破行业壁垒,让城市设计、人工智能、社区微更新等领域跨界交融,让创意扎根生活,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武汉作为“设计之都”,正以开放姿态搭建全球创新交流平台。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四条“设计漫游”主题路线,将20多个设计地标串联起来,供市民免费领取地图探索。比如“百年风貌”路线带人漫步江汉关博物馆、巴公房子,感受东西文化交融的痕迹;“匠心日常”路线则深入郝梦龄路的小店、山海关路的烟火饮食,发现街巷里的生活美学。

四条主线串联

20多个设计地标

11月的武汉,创意热潮席卷全城。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于11月7日至13日盛大举行,以“创意无界·融合共享”为主题,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设计展厅”。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主会场到蔡甸区沉湖国际小镇的分会场,再到全城多地的系列活动,这场设计盛宴不仅吸引了近千名全球设计大咖齐聚,更让普通市民轻松融入,感受设计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2

七大展区

凸现设计魅力

主会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设七大展区,覆盖人工智能、数字创意、工业设计等多元领域。其中,“人工智能创意设计展”展示了AI在艺术创作、智能交互中的颠覆性应用,观众甚至可以亲手体验AI设计玩具;“城水共生智慧设计展”则凸显了武汉的工程设计硬核实力,如超大跨度桥梁和数字孪生技术。

分会场沉湖国际小镇首次面向全球亮相,将湿地生态与设计创新深度融合。这里不仅举办了国际湿地城市设计展,还设有“在水一方”国际大师邀请展,汇聚了隈研吾等全球顶尖建筑师的作品。会议中心的空中连廊为鸟类预留迁徙通道,屋顶“生态滤网”实现雨水循环,生动诠释了“最小干预、最成自然”的设计理念。

3

好设计让城市

更智慧、更宜居

国内专家们的观点为双年展注入了深度。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强调,设计不仅是美学创造,更是推动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在汉正街规划沙龙上,她指出有机更新要注重历史风貌保护与功能创新,让设计为市民生活服务。

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在“AI+城市空间与未来”高端对话中提出,城市如同生命体,AI应帮助挖掘空间潜力,创造更智慧的城市。他以汉正街更新为例,总结成功案例需“以人为本、渐进式微更新”,避免大拆大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谭刚毅则从未来视角出发,探讨低空经济如何重塑城市格局。他提出“天一空一地一海”一体化发展构想,为武汉拓展了人居环境的未来维度。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在人居发展国际跨界峰会上总结,未来人居需要系统思维,既要关注宏观生态,也要注重微观社区,让科技与人文交融。

国际专家也带来新鲜灵感。国际设计理事会前任主席大卫·格雷斯曼称赞武汉按最高标准投资城市设计,是“世界典范”;西班牙建筑师洛伦佐·巴里奥努埃沃分享AI在建筑中的应用,曼彻斯特代表则强调设计要“以人为中心”。

4

设计走进街巷

人人都是设计师

双年展不仅免费开放,还让设计融入日常。市民王女士说:“跟着漫游地图逛延庆里,老建筑变身为创意空间,感觉设计就在身边。”此外,金黄鹤奖设计大赛以黄鹤楼、山海关路等市民熟悉的地标为对象,鼓励大众参与;系列推介会让AI设计、数字剧场等前沿科技变得可触可感。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吴俊勤在发布《武汉绿色图迹》地图集时表示,这类“智慧地图”能成为城市治理的共同语言,让设计更贴近生活。整个展会期间,从沙湖公园的论坛到汉正街的市集,设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成为市民聊天、漫步的一部分。

据悉,部分精品展览将在展会结束后移至武汉市规划展示馆继续展出,沉湖大师邀请展持续至2026年2月。武汉正以设计为媒,连接历史与未来,不管是设计爱好者还是普通市民,都能在这场全民共享的设计盛宴中,发现城市之美、感受创意魅力。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