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宣传栏上,一棵特殊的“希望树”正悄然生长。枝头“挂”满了五彩的贴纸,每一张贴纸,都承载着患者对手术成功的祝福、对康复的期盼,或是一句家属的深情鼓励。
“护士长,明天我就要做房颤手术了,请和我一起把我的心愿贴在希望树’上吧。”11月1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患者林阿姨(化姓)邀请黄贤娜护士长和管床护士张夏纯一起将自己的健康心愿贴在病区宣传栏上一个大树造型的泡沫板上。

患者邀请黄贤娜护士长和管床护士张夏纯一起将健康心愿贴在”希望树“上。通讯员供图
56岁的林阿姨家住青山区,一年前开始出现心慌。近一周症状加重,林阿姨在活动了一下后感到心脏在一阵阵地乱跳,而且这种不适感休息后不但无法缓解还也越来越严重,她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就诊。
经相关检查,医生诊断林阿姨患上了房颤。她平时心率正常的时候是70次/分左右,最快的时候可以飙升到160次/分。随后,林阿姨被收入该院区心血管内科房颤专病中心住院治疗。房颤专病中心的专家为她制定了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方案。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的心血管内科病房有一颗“希望树”,患者或家属在术前都会将自己对手术的心愿和健康的美好向往写在一个心型的叶子贴纸上,然后贴在“希望树”上。前日上午,林阿姨在贴纸上写下“谢谢医生护士的付出,希望手术顺利,健康是福!”并邀请黄贤娜护士长和管床护士张夏纯一起贴在“希望树”上。

患者写下的美好心愿。通讯员供图
而这棵“希望树”的萌芽,正源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需求的细致洞察。心血管内科护士张夏纯在运用叙事护理方法与患者交流时发现,一位76岁的冠心病老人虽经医生多次沟通,仍对手术心存恐惧。张夏纯在家属交流中发现,老人并非对医疗技术存疑,而是因年纪大羞于表达对创伤性治疗的心理恐惧。为帮助老人疏导情绪,她创新性地制作了这棵“希望树”,鼓励老人把心愿写在“树叶”上。简单的仪式,让老人逐渐放下负担,顺利完成手术。
“许多患者面对手术时,焦虑往往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希望树’为他们将‘恐惧’‘担忧’外化出来,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更有力量去面对。”黄贤娜护士长解释道,这一做法结合叙事护理的心理疏导,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双心治疗”。
如今,“希望树”已在病区常态化推行。术前患者和家属经过“希望树”时,常会驻足写下“手术顺利”“早日康复”等祝福,而树上日益繁茂的“树叶”,也成了新入院患者的“定心丸”——既传递了病友间的鼓励,也凝聚着医患共抗病情的信念。
一纸心愿,满树温情。这棵“希望树”不仅承载着患者对健康的热切向往,更是医患同心、共筑健康的有力见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