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欧阳海峰)近日,在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浠水县纪委监委第一组组长曾奇勋正进行一场深入肌理的基层财务“体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注入清澈的源头活水。

精准“扫描”,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
“每一笔资金都要经得起审查,每一本账册都要晒在阳光下。”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关口镇财政所开展村级财务专项检查的行动铁律。今年以来,该所组建专项检查组,对全镇52个村的财务状况进行了一次全覆盖、无死角的“精准扫描”,重点核查会计信息质量、内控机制执行、工程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
检查摒弃“纸上谈兵”,采取“账实核对+实地走访”双线模式,工作人员逐村核查资金流向、盘点资产台账、翻阅项目档案。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了严格的“发现—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对能够立即纠正的154条问题,如规范凭证审批、完善资产登记等,要求立行立改;对涉及违规支出、合同不规范等47条较为复杂的问题,则及时移交镇纪委深入调查。据财政所负责人介绍,此次检查已成功追回村集体资金2万元,停拨违规财政资金4笔,有力守护了村民的“钱袋子”。为巩固成效,该所同步推进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并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对资金的全程追踪,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刀刃向内,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关口镇财政所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视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学、查、改”三步走,持续拧紧干部思想的“总开关”。
在“学”上筑牢根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理论著作,并运用本县财政系统发生的酒驾醉驾等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在“查”上彰显锋芒,紧盯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镇纪委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情况开展明察暗访,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深挖细查“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在“改”上力求长效,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细化公务开支标准,并将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该所“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4.5%,一般性支出压减3.9万元,将“过紧日子”的要求切实落到了实处。
淬炼队伍,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口镇财政所创新实施“育苗铸魂、墩苗壮骨、精耕细作”全链条培养机制,着力锻造既精通业务又熟悉乡情的复合型财政干部。
通过开设“雏雁课堂”、“青年干部大讲堂”等,强化理论武装和业务研讨。更注重在一线“墩苗”历练,组织年轻干部深入村庄,实地参与龙畈村灌溉渠整修等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田间课堂”中提升实战能力。同时,推行“导师帮带制”,由业务骨干进行手把手指导。在严管方面,建立廉政风险点排查与定期谈话机制;在厚爱方面,关注干部身心健康,营造了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年内,年轻干部已提交多篇调研报告,为村级发展提出了十余条宝贵建议。
从查账核表的“显微镜”,到正风肃纪的“望远镜”,再到育人成才的“孵化器”,关口镇财政所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下一步,该所表示将继续深化财政监管职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为谱写关口镇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