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畅通城市脉搏 共话交通未来——荆门交警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踏勘暨座谈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12:4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安从斌 通讯员 谈媛媛)“我们在主干道上设置的是联动式行人过街信号灯,这种信号灯会与相邻的交通路口形成直行绿波带……”

活动现场。记者 安从斌 摄

“无行人时效率优先,有行人时安全优先,路口自适应信号控制+行人过街申请,实现了效率与安全的双赢……”

“交叉路口哨兵系统通过爆闪灯、LED警示、语音播报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主路与支路的冲突风险……”

11月11日,在荆门交警举办的“两代表一委员”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踏勘暨座谈交流活动现场,交管支队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代表们生动阐释了智慧交通新图景。

活动现场。记者 安从斌 摄

鲜活的现场讲解,拉开了本次交通秩序管理踏勘座谈活动的序幕。通过实景演示与细致解读,代表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交通管理所带来的精细化、智能化变革。

现场观摩:直观感受管理成效

活动中,参与代表们在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实地察看了市政府门前人行横道信号灯配时、天鹅小区北区北门精细化创新管理、象山一路电信路口施工进展及交通组织、圣境山路凯龙集团段隐患整改等四处代表性点位。

活动现场。记者 安从斌 摄

沿途,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在各观摩点现场讲解管理措施,回应代表、委员提问,这种边走边看、边讲边问的形式,让沟通更加直接高效。

活动现场。记者 安从斌 摄

座谈交流:深度对话凝聚共识

现场观摩结束后,召开了专题座谈交流会。

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刘云政同志首先系统介绍了今年以来的工作全貌。他用一组组扎实的数据,勾勒出城市交通治理的清晰脉络:通过综合治理,已完成70余处信号配时调整,施划复新交通标线1.56万平方米,新增调整交通标志218块,渠化改造路口20余个;在智慧交通层面,12条主次干道47段“协调绿波”让通行时间平均缩短29%,57个“潮汐配时”路口、12个自适应路口有效应对不同流量需求;在隐患治理方面,农村辖区240处突出隐患点段已治理202处,14处城市“治乱除患”点段已全部整改完毕。 

活动现场。记者 安从斌 摄

随后,秩序管理部门与科信部门负责人分别作了专题介绍。秩序管理部门重点讲解了当前交通秩序管理的理念、重点举措以及在应对复杂交通流、规范通行秩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科信部门则聚焦于市民普遍关注的信号灯配时等问题,详细阐释了配时的基本原则、考量因素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难点与交通流特性挑战,增进了与会代表对交通管理专业性与复杂性的理解。

在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活跃。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代表踊跃发言,结合自身体验和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就交通秩序维护、信号灯配时优化、交通基础设施设置完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规范、交通管理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问题既有对宏观政策的思考,也有对微观细节的关注,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和建议,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均予以认真记录,并逐一进行了坦诚、细致的现场回应与交流。对于能够立即改进的建议,当场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落实思路;对于需要深入研究或协调多方的问题,也诚恳说明了情况,并承诺将纳入工作台账,限期研究反馈。这种开放、务实的态度,赢得了与会代表的普遍认可。

共建共治:搭建桥梁共促和谐

此次踏勘座谈活动,是交管支队主动打开大门、问计于民的一次具体实践。

通过展示工作成效,不仅让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了公安交管部门的努力与付出,也增强了市民对交通环境改善的获得感;通过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畅通了民意沟通渠道,为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提供了丰富的民间智慧;通过搭建公开透明的交流平台,有效增进了警民之间的互动与互信,为争取更广泛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通过共同探讨热点难点问题,汇聚了多方智慧,有利于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刘云政表示,交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民生出行与城市运行。下一步,交管部门将认真吸纳各界意见建议,持续深化事故预防、秩序管理和科技应用,不断提升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努力营造更加安全、便捷、文明的城市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