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李佳豪) 11月12日,2025年大冶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推介会成功举行,以“‘链’上大冶‘城’就未来”为主题,吸引全国100余位汽车产业链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齐聚,共话合作发展。活动现场集中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达64.8亿元,为大冶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中,大冶市委书记孙辄为长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中区域总经理鲍天林颁发招商大使聘书。
鲍天林介绍,长城汽车大冶基地主力打造的“高山”MPV 系列月产量破万,市场反应良好。面对产能提升、用工招聘等挑战,大冶市委、市政府组建专班“事不过夜”解决难题,让企业坚定了发展信心。下一步,长城汽车将推动产业链近地化配套,全力打造一个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生态平台,构建以整车为核心,众多零部件企业协同支撑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据悉,当前大冶已形成“整车制造 + 关键零部件 + 后市场服务”全链条生态,集聚长城汽车、闻泰科技、迪峰科技、融通高科、立中车轮等一批链上龙头扎堆集聚,织就了从车规级芯片、能源供给、散热器、轮毂轮胎、轴承离合器、刹车片到整车制造以及内外装饰、旧车拆解的全链条布局。

此外,大冶市产业基础扎实,拥有32个工业大类及尖端模具钢、轻量化铝材等材料高地,构建起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2600亩,配套标准化厂房、智能测试场等设施,工业用地与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为企业提供“落地即投产”的全要素支持。
推介会上,立中车轮(湖北)有限公司、保定铭锐汽车部件、成都新泉汽车饰件等企业负责人在发言中,均对大冶产业生态与发展潜力表示认可。此次集中签约项目涵盖智能驾驶系统、关键零部件制造、氢能应用、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多个领域,进一步补强了大冶汽车产业链条,提升了区域产业协同能力。
“造车,是大冶人根植于心的坚定梦想,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孙辄说,大冶将依托四千年工业底蕴,抢抓汽车产业转型机遇,聚焦“协同共生型”产业生态、“开放融合型”创新生态和“全面友好型”社会生态,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极,为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注入县域新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