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武术套路比赛日前落幕
国内高手“华山论剑”
选手们坦言
“这比世界大赛还难比!”

11月8日,山东队选手刘德文在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项目太极剑比赛中。最终,他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虽然项目叫“武术套路”
但记者在现场蹲守多日后发现
场边加油声一点“不套路”!

11月7日,云南队选手余迪昊在男子南拳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南拳项目中
运动员出拳如雷霆万钧
动作饱满刚劲、干脆利落
观众的加油声也短促激昂
“加油”在两三秒内迸发而出
与选手的动作节奏高度同步
毫不拖泥带水
云南省武术协会主席胡宝林说
“南拳展现的是一种爆发力
展示武术的力道和劲道
赛场的加油声和项目非常吻合”

云南省武术协会主席胡宝林(中)和云南队选手余迪昊(右)合照。受访者供图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中
氛围则截然不同
配乐响起、全场渐静
观众随着音乐
步入一个舒展优美的太极世界
运动员完成腾空飞脚接外摆莲接雀地龙等高难度动作前
现场几乎鸦雀无声
动作完成后全场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1月7日,福建队选手童心在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项目太极剑比赛中。最终,她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胡宝林解释道
“太极比赛的喝彩声和加油声相对较弱
比赛前半段以难度动作为主
需要运动员凝神静气
像旋转落地、金鸡独立这样的动作
稍有晃动就会被扣分
因此观众大多保持安静
等到后半段转为以演练为主
运动员开始自由展示
大家才会加油助威”

11月7日,河北队选手吴旭在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项目太极剑比赛中。最终,她获得银牌。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不断变化的加油声还是“强心剂”
河南省武术套路项目领队王立新说
“到了动作的最后一段
选手体力会有下降
更加急促、强烈的加油喝彩声
能够为选手鼓劲
鼓励他们一口气完成动作”

男子三人徒手对练、女子二人器械对练项目
选手们闪展腾挪、蹿蹦跳跃
用逼真的攻防对抗
营造出紧张刺激、高潮迭起的氛围
观众席上
喝彩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11月10日,重庆队选手颜亮、周先清、马鲁豫在团体赛男子三人徒手对练比赛中。最终,重庆队获得总分第四名。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王立新告诉记者
对抗项目没有太多难度动作要求
评委主要看选手击打是否落空
动作是否逼真
此时的加油助威主要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热烈的氛围也反映了对抗场景的真实

专程从天津来广州观看比赛的“武术迷”郎恩浩告诉记者
“加油声确实能给运动员带来信心
因为武术既是竞技项目
也带有表演性质
但如果做跳跃这些有难度的动作
需要很大控制力
我们的加油声会影响到运动员
这个时候就要保持安静”

11月10日,山东队选手孙守诺、于文珂在团体赛女子二人器械(含徒手与器械)对练比赛中。最终,山东队夺得金牌。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可见
加油还是一门“技术活”
要找准时机、把握火候
与运动员的呼吸同频
与招式的节奏共振
形成场内外的无声默契
记者:赵紫羽、郑家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