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锚定党建“定盘星” 六位村干传真经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08:0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杨琛源 通讯员 张峰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马坪镇狮子岗村

让绿水青山

变金山银山

村党支部书记王勇:狮子岗村曾因茶园外包,村集体收益微薄。2021年新支部带领村民清收350亩茶园,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半年盈利35万元,还清外债并实现分红。随后扩大种植至1700亩,引进机械制茶,提升品质与效率,推动“狮子野茶”热销。村党支部联合邻村打造茶文旅融合示范区,争取资金建设茶文化中心、观景台等,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借力市级重点项目,发展民宿、露营等新业态,实现从“卖茶叶”到“卖风景”的转变,走稳景美茶香民富的乡村振兴路。

下一步,认真学习关店村主动谋变求变的发展意识,着眼长远保护好山水生态资源,持续推进茶旅融合提质、产业业态升级。

城郊街道板子桥村

“小鸡蛋”孵出

共富“大产业”

村党支部书记刘培涛:板子桥村曾是贫困村,蛋鸡养殖长期“小打小闹”。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破局,争取资金并规定必须带动就业,扶持村民升级自动化设备,孵出产业“金蛋”。

为做大产业,2023年引入湖北可大农业,建设数智产业园,实现鸡蛋统一检测、商标和销售,并通过“鸡场管家”软件赋能农户,推动养殖提质增效。

如今,村蛋鸡存栏达50万羽,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同时,鸡粪变有机肥、鲜蛋获绿色认证,并发展鲈鱼养殖等多元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75万元。党建引领让“小鸡蛋”撑起共富大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十里街道杨家岗村

让“清洁家园”

成全民“大合唱”

村党支部书记杨帅:杨家岗村通过“清洁家园”行动实现美丽蜕变。面对部分村民最初的不理解,村干部带头实干,并通过设立保洁岗等方式成功转化“旁观者”为“参与者”。针对村湾间的比较心理,党支部巧妙引导,激发杨家湾村民主动让地捐款、投工投劳,形成共建热潮。在拆除违建的关键时刻,村书记率先拆除自家老宅地基分给村民,以行动打破僵局,顺利推进整治。

建立积分制实现长效管护,并依托优美环境发展葡萄长廊、农家乐和有机蔬菜大棚等“美丽经济”,2024年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下一步,将学习运用“关店经验”,凝聚党群力量,持续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绿色动能”。

骆店镇双塘村

从“涣散村”

逆袭“明星村”

村党支部书记周传华:双塘村曾因干群关系疏远、发展滞后,是全镇出名的“后进村”。五年来,村党支部从修复信任破局,通过修路等实事兑现承诺,彻底扭转了“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

为激发治理活力,村里建立“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并设立联户长,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同时,每年召开恳谈会汇聚乡贤能人力量,引导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发展是硬道理。村集体围绕育秧工厂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种植、加工和社会化服务,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集体经济壮大后,老年食堂、积分奖励等民生实事顺利落地,走出了一条从“人心涣散”到“同心聚力”的逆袭之路。

李店镇飞跃村

红土地上

长出“金疙瘩”

村党支部书记李亚平:飞跃村曾是账目不清、资源闲置的合并村。2021年起,村党支部从最难处破局,率先清理集体鱼塘等不规范合同,盘活闲置资源,为发展奠定基础。

立足本地红色资源,村里确定了“红+绿”融合发展的路径。通过发展阳光玫瑰葡萄、育秧工厂等绿色产业,并打造水寨湾景区、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实现了“红色聚人气、绿色生财气”。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200万元。

最难能可贵的是人心聚拢。从过去“开会没人来”到现在“干事抢着干”,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下一步,飞跃村将认真学习关店村党支部迎难而上、敢为善为的创新精神,继续做实产业、做活文旅,让红土地真正成为产业强、环境美、人心齐的样板。

吴店镇芝麻湾村

实现“全民

入股人人分红”

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国:芝麻湾村曾是依赖拨款的“空壳村”。2021年起,村党支部通过“请老乡、回故乡”活动,引回能人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面对资金和技术难题,村干部带头入股,并多次沟通争取到核心技术,凝聚73户村民入股,成功建成首批大棚。

为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村里创新“双分红”模式,既保障入股股民收益,也让全体合作社成员享受集体分红,村民入股率提升至97%。

随后,村两委继续拓展产业,在养殖大户建议下发展努比亚黑山羊种羊繁育,并吸纳更多村民入股,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脱贫户参与管理,实现产业共富。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790万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万元。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