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娜黑朗是一位佤族姑娘
大学毕业后
她选择回到大山
在熟悉的土地上
用一颗“大果”敲开致富门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群山环绕
满目是化不开的浓绿

娜黑朗的家就在
和缅甸一河之隔的寨子里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来河边玩
当时就在想
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大山”

为了能离开大山
她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
后来又考上大学
成为寨子里少有的“文化人”
好不容易达成心愿
在大城市找到工作
她却又选择回头奔向大山
为什么要回到起点?

娜黑朗的父母靠种橡胶树
支撑一家人的生计
夜里12点出门割胶
早上10点回家
是他们重复了十几年的生活
也是西盟很多农户的常态
被岁月压弯的脊背和洗不净的胶渍
成了娜黑朗心里最深的印记
改变家庭命运和家乡现状的渴望
一直被她藏在心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
娜黑朗看到一片果园

“这是西盟种夏威夷果最早的一片
已经有13年了
刚开始大家都不认识这是什么
后来才知道我们这里的土是富硒土
阳光、水质都很适合种”
西盟的红土硒含量达0.32mg/kg
加上当地近2000小时的年日照
和丰富的雨水
出产的夏威夷果个大饱满还富硒
当地政府依托西盟优越的地理条件
牵头引种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户增收
并将夏威夷果发展为区域特有产业
良品铺子等企业积极响应
深入这片优质产区
通过建立严格的原料标准
协同当地进行科学化、规模化的种植管理
成功打通从产地到零食的链路
实现了品质与收益的双赢

“它们从很远的地方到这里安家
长出大大的果子
养活这里多多的人
就很了不起”
看到坚果树种植逐渐成规模
给身边的农户
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种“大”果
成了娜黑朗要做的大事业
2024年6月
娜黑朗种下了自己的果树
修剪树枝、清除杂草
看着果苗一天天长大
她收获的不仅是技术和对家庭的担当
更是一个清晰的、触手可及的梦想

她的果园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
他们开始相信
不必远走他乡
也能耕耘出自己的天地
现在,在云南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上
像娜黑朗一样返乡的年轻人有很多
这个大大的坚果
已然成为他们共同的“大”事
“这边气候、海拔适合
果子更大,产量也高”

△钟明高43岁 果农
“有些农户的收入从几百块到几万块
现在大家自主去种
夏威夷果已经成为
很多当地人家庭收入的支柱”

△赵灿柏 37岁 国家林草乡土专家
在专业技术指导下
西盟夏威夷果亩产近乎翻番
坏果率直线下降
一级果品率高达80%
“以前在浙江打工
工作就是赚生活
现在种夏威夷果
种的是希望”

△岩三板 30岁 果农
“现在的小孩子读书
不愁生活费
不用和以前一样
去挨家挨户借
看到他们有这么大的变化
觉得非常开心”
说这句话的时候
娜黑朗的眼里闪着光

夏威夷果给西盟带来的改变
除了漫山遍野的果树
和果农越来越鼓的钱包
更深层次的
是发展方式和观念的深刻转型
色选机给青皮果子拍照
X光机照CT看果心
人工复检保障品质
三次精挑细选
优选≥24mm的“大大”果
只为确保颗颗“良品”
这套近乎严苛的品控流程
是对人类大自然馈赠的珍惜
也是良品铺子
对“好原料造就好味道”的承诺

国家推广、农户种植
企业收购销售
如今全球47%以上的夏威夷果产自云南
良品铺子对优质原料进行专业筛选
放大各产区特色优势
西盟富硒夏威夷果
临沧大大夏威夷果
德宏有机夏威夷果
......

良品铺子等企业的出现
让好味道不仅能生产出来
更能卖出价值
也让和娜黑朗一样的年轻人
能真正回得去、做得成、有奔头
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在大山
种大树
卖大果
这是娜黑朗的“大”事
一个普通年轻人的小心愿
迸发出了不平凡的大力量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