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AI搜索中被偷藏广告,博主零成本“投毒”揭露GEO产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10:18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

如今,人们习惯于借助AI软件进行信息检索和问题解答,并越来越相信其提供的答案。但AI的回答,真的是“最优选”吗?置于推荐位的某款产品,会不会是精心包装的商业广告?

近日,有自媒体博主发视频称,他担心这份“相信”会被利用,便测试零成本“投毒”AI,让AI替他说谎。他仔细观察各家AI搜索惯用的信源平台后,在各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盘点型文章,里面包含他自有品牌的褒奖内容。很快,他再去向AI提问时,那篇所谓盘点文章顺利被当作了引用源。由此,他认为目前的AI搜索比较脆弱,并剖析了背后的商业逻辑,也提到了GEO(生成式引擎优化)。企业通过GEO服务铺设大量的软广内容,在AI搜索结果中获得曝光。

11月13日、14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市面上有提供GEO服务的广告公司,有的卖服务,有的卖发布系统,售价上千元不等。“让我们代优化是要提供产品资质的,若你光买系统发布则不需要提供,自己发布不受约束。”一位广告公司业务员说。

GEO服务每季度上千元,广告业务员称一周就能进榜

上述自媒体博主介绍,GEO全称是生成式引擎优化,他的测试方法属于“黑帽GEO”的一种,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各种方法让AI愿意引用特定内容,从而让企业品牌得到曝光。比如网友提问好用的牙膏品牌时,早就有GEO服务商准备了大量的内容铺陈在网络上,等着AI上钩。

记者尝试联系该博主了解情况,暂未得到回复。另有其他自媒体博主也做过类似的测试,该博主编造了一款AI眼镜,发布相关文章后,真的在AI软件中搜到了这个虚构的产品,产品还被大力推荐。

有网友回忆说,自己之前问AI软件推荐什么显卡,给出的答案明显掺杂了一部分广告。网络信息鱼龙混杂,AI不仅容易被骗,准确率也存疑。极目新闻记者使用多家主流AI软件询问AI公司的对外电话,生成的回答大部分是错的,甚至自己公司的号码也是错的,致电后才得知号码归属于一家旅行社。

当用户向AI提出“矩阵管理系统哪家公司做得好”“推荐一家防火门源头厂家”等问题,广告公司可以通过GEO服务,让客户的品牌(产品)自然地出现在AI回答中。这是一家广告公司业务员向极目新闻记者展示的成功案例,在她的讲述中,GEO被视为“2025年新风口”。

上述业务员表示,用户的搜索和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主流AI工具已成为超级流量的入口。他们公司对外售卖GEO优化系统,AI搜索有惯用的信源平台,该系统可以向17个平台投喂内容,同时也可以代优化服务,但需提供营业执照和产品介绍。“我们帮您优化是2980元服务3个月,如果想自己操作系统的话就是3980元一年。自己发布不受约束,也不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发假信息我们也管不了。”

另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人员说,在他们看来,GEO业务相当于广告推广,通过AI软件推送给用户。该公司需要提前在网上布局广告信息,以便被各大AI软件收录。目前一个季度定价1880元,服务期内公司会持续发文,保持曝光率。“现在都在做GEO,产品行业不卷的话,3至7个工作日能帮您的产品做进AI回答中。如果不持续发文,推荐排名是会掉的,同行竞争也很激烈。关于药品类广告,我们要审核产品相关资质。”

AI软件回应:不主动展示或插入广告,要学会辨别信息

针对AI搜索中被偷藏广告、软广或假信息干扰AI生成结果等问题,极目新闻记者询问了多家主流AI软件。

DeepSeek回复,作为AI助手,它本身不主动展示、插入或为任何商业广告进行推广。它的核心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客观、中立且有用的信息。不过,用户通过搜索看到的信息来源,也就是它用来生成答案的参考网页,其中确实可能包含广告或带有商业推广性质的内容。因此,学会辨别这些信息至关重要。

豆包说,它发送的搜索结果并非传统明确标注的广告,但部分场景下可能会出现带有商业属性的内容,这种情况和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操作等因素相关。目前阶段豆包没有广告业务。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AI的很多回答中都会标注“本回答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如不确定病因,建议先就医明确诊断,再对症选药”等字样。

还有AI软件团队工作人员回复极目新闻记者称,关于输出涵盖广告,原因是输入中包含诱导性提示,用户提问或上下文隐含了推广、营销类意图,模型据此生成相关内容;AI合规过滤未触发,若广告内容未触及敏感或违规阈值(如非虚假宣传、非违禁品推广),可能未被拦截;未接入增强审核服务,平台支持风险内容的识别与过滤,若未启用相关功能,仅依赖模型内建审核,尺度可能较宽松。团队已将信息反馈给专员评估,看后续是否可以进行优化。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