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昏侯墓出土的《诗经》简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十年前出土的一批汉代简牍再次引发关注,其中包括考古首次发现的秦汉时期全本《诗经》。11月14日,荆州文保中心主任方北松介绍,这批简牍自出土后成功提取到历时十年的保护修复,与该中心“大国工匠”吴顺清及荆州文保中心团队密不可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中《诗经》约1200枚,其简文明确记载“诗三百五篇,凡千七十六章,七千二百七十四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秦汉时期全本《诗经》的首次发现。杨军说,海昏侯墓随葬的《诗经》虽是全本诗经,由于墓葬的保存环境的影响,未必一字不落地全部保存下来了,但它仍是迄今考古发现存字最多的《诗经》简。
此前已发现荆州夏家台楚简《诗经》、王家嘴楚简《诗经》及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安徽阜阳汉简《诗经》等。学者们认为,海昏简《诗经》为学术界深入探究《诗经》的早期文本形态、学术传承脉络以及文献价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实物资料,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
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简牍,但其存在多种病害,糟朽、残缺、饱水、断裂等问题令人揪心。吴顺清等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从一堆“淤泥”中敏锐认出2000多年前的竹简,并对这批濒危文物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性保护。该中心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近十年的努力,已完成大部分简牍的保护工作,剩余部分预计在2026年完成。届时,所有简牍将完成脱水、修复和封护,得以“延年益寿”。
学术研讨会上,方北松以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为例详细介绍了对竹简、木牍等器物的保护过程与方法。他透露,这批简牍总数此前公布为5200余枚,在今年的文保修复过程中发现有粘连现象,经修复团队再次揭剥,如今总数已达到5795枚。相关专家通过对这批简牍进行红外照片辨认等初步研究,还发现了失传1800余年的《齐论语》、前所未见的《易占》占卜类文献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