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视频丨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 “六尺巷工作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矛盾解决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10:35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方式。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调解、信访、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

有效化解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桐城市司法局嬉子湖司法所所长 唐倩:把两位老人请到调解室来,是因为上一次因为鱼塘打药的事情。

画面中的这场调解,起因要追溯到今年的8月25日。当时,鱼塘承包人童大爷雇佣同村的张大爷为鱼塘消毒,没想到一次对接上的失误,让悲剧突然发生。

当事人 童大爷:不知道他是没听到,还是喝了一杯酒没听清。他在塘边把药都打好了,五分多钟鱼就漂起来了。

当事人 张大爷:他是讲话没有讲得清楚,叫我打消毒药,我打错了塘,鱼死了,让我赔四万元,我说我赔不到那么多。

一方坚持索赔,另一方又无力承担,原本和睦的邻里瞬间反目,矛盾在几天内持续升级。嬉子湖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启动了调解程序。

在调解现场,调解员先让两位老人畅所欲言,在理清事件脉络之后,再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帮双方分析责任归属,然后又以桐城人耳熟能详的“六尺巷”典故,帮助双方解开心结。

桐城市司法局嬉子湖司法所所长 唐倩:我们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规程,对双方进行多轮调解。

一次次的沟通疏导,一句句的情理劝说,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位老人逐渐冷静下来。最终,双方在“各让一步”的共识下,达成协议:张大爷赔偿童大爷3万元。

从反目成仇到握手言和,“六尺巷工作法”化解纠纷的同时,更守护了邻里间的和谐温情。如今分布在桐城市的300多处“六尺巷调解室”,不仅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也推动了多个民生难题的解决。

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 厅长 罗建华:在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调解是一种高效灵活的非诉讼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运用这一方式,解决邻里之间、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征地拆迁等常见领域的矛盾纠纷,同时我们也主动探索用于化解医疗、交通、金融、欠薪、新就业形态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

5年来,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努力让群众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国99.9%的县级行政单位建成并运行综治中心,实现了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成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

公益诉讼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公共利益保护,关乎你我。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督促整治生活污水直排,到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乱象,十多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无到有,从探索拓展到发展完善,有效破解了“公共利益谁来主张、如何有效保护”的难题。

今年10月28日至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家住陕西西安的视力障碍人员张卫平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张卫平是一名公益志愿者,2024年初他在直播间和网友们互动时发现,一些公共服务类App的设置对视障人员不太友好。

西安视障人士 张卫平:我算是使用手机、电脑比较熟练的,也还有很多使用上的障碍和痛点,比如像社保、医保这些App,滑块验证、拼图验证,它有很多焦点指读的是按钮或标签,我们就无法去获取上面的信息,就很茫然。对于我来讲都有这些痛点,对于很多操作能力不够的朋友,他甚至就放弃了。

张卫平将他在网上收集的意见反馈给了陕西省残联。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主任 邓昱:这些年无障碍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在信息交流方面如何满足残疾人朋友的需求,他们有权利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陕西省残联将线索移送给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调查后认为,陕西社会保险、陕西医保等部分公共服务App,存在着无法通过读屏软件进行登录验证等信息障碍,损害了陕西省14万视障人员合法权益。据此,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启动了全国首例公共服务类App无障碍改造行政公益诉讼。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高洁:很多人有疑问,说这个事跟检察院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就新增了检察公益诉讼这个职能。App无障碍改造这件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大众的公共利益,特别是残障朋友切身困难和体验。检察机关可以代表国家进行法律监督,来促进这些问题的整改。

经过磋商,陕西省社会保障局、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和陕西省通信管理局,根据检察机关的建议,对陕西社会保险App12个页面、陕西医保App7个页面中的登录、信息查询、认证等多项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

同时,陕西省通信管理局专门开发了“陕西数字无障碍监测平台”,重点监测包括交通、金融等涉及民生9大领域78个重点互联网应用,对其信息无障碍改造进度进行常态化监控和督促整改。

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推动“个案整改”升级为“制度完善”,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不仅守护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微幸福”,更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持久动力。

自公益诉讼制度试点以来,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0多万件,包括行政公益诉讼110万多件、民事公益诉讼12万多件。办案领域涵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反电信网络诈骗等14个领域。

依法管网治网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有序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乎亿万网民的切身利益。5年来,我国将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

近日,两名网红账号接连被封禁,引发社会关注。11月6日,微博官方账号发文称,用户“郭美May努力努力”持续炒作炫富拜金等行为,多次高调宣扬不良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流量变现手段,因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公约的有关规定,受到关闭账号的处置。

11月7日,一位名叫“劳枝数到三”的主播,因为在直播中多次模仿2023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劳荣枝在法庭上的辩解发言,引发网友反感。抖音以涉事账号不当蹭热模仿犯罪人员,宣扬暴力犯罪,严重违反《抖音社区自律公约》为由,将其无限期封禁。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刘艳红:近5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惩治力度,从中央网信办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到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净网”“护网”专项工作,再到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各类涉网案件。这些都有力维护了网络空间正常秩序。

与此同时,我国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重要网络领域法律法规,目前共有相关立法150多部,形成比较健全的网络法律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刘艳红: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不断加强法治工作、持续深化法治中国建设,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生活,让法治规则成为全民共识,全社会才能更加安定有序、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李琛】